春山有信 作品

第42章 登高後續+作業評講過渡





李白心中也有所震動,但他到底年長些,又瀟灑狂傲,聞言拍拍他的肩膀,笑著安慰道: “後人看我等,或如我等看屈子、子建諸人,如何酬知己,且用這詩筆,再留好詩吧!"




咸陽。




嬴政沉吟著楚棠末了念著的句子: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李白與杜甫,想必俱是‘活著’,那朕呢?"




朕是活著,還是死了?




李斯等人聽到這話俱是心驚: “陛下您統一六國,功高蓋世,自然是書史作記,萬代流傳。”




嬴政不語,負手而立,眉眼深沉的望著水鏡。如果他沒有料錯,楚棠的評判角度,與他們並不相同。




太極宮。




李世民聽著水鏡的話同樣心潮起伏: "大唐雖然淪落,但大唐的詩人,仍在後世閃耀,如此來看,大唐是不是也活著?"




長孫皇后懂他的心思,握住他的手細生應道: “大唐文德鼎盛,亦有二哥開創之功。二哥開科舉、好詞章、充民力,才有那一個個盛唐氣象孕育出來的詩人。李隆基那些孩子雖然不爭氣,可詩還在,大唐也就尚在,二哥與大唐,與那些詩人文章,一同活著。"




李世民聽她軟語安慰,心裡寬慰幾分,反手與她雙手交握,道: “話雖如此,孩子還是要好好教,結束後就把承乾他們都叫來,朕親自考校。尤其是稚奴,想到李隆基是他的孫子,朕就恨不得抽他!"




長孫皇后忍俊不禁: "二哥何時學會遷怒了?"




李世民眼中猶自不鬱: “朕還沒追究他怎麼當上皇帝的呢!還有那唐隆政變,這幫不肖子孫到底做了些什麼?!&#3




4;




眼看他又要生氣,長孫皇后連忙勸住: “好了,一會兒把孩子們都叫來,好好教導。水鏡示警,便是上天眷顧我們大唐。”




聞言,李世民心裡稍微好受了一點,觀音婢說得沒錯,如今為時尚早,仍可籌謀,希望教好這些孩子,大唐能多出幾代明君吧!




【簡單總結一下。在這個視頻裡,我們通過《望嶽》與《登高》的對比聯讀,瞭解了杜甫浮沉坎坷的一生,《登高》詩裡的悲苦,更像是他半生愁苦的總結。季節之秋、國運之秋、人生之秋俱在心頭,於是嚴謹的七律有了深沉闊大的情感。




課下大家還可以拓展閱讀他的《秋興八首》等作品,相信瞭解了杜甫的人生經歷,大家再讀杜詩,會有更多不一樣的感受。接下來按慣例佈置一下作業~】




楚棠的聲音不知怎麼帶了點笑,眾人回想了一下她佈置作業的習慣,心裡忽然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果然,下一刻就聽到水鏡裡說——




【第一個是常規的背誦並默寫全文;第二,請大家嘗試運用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的風格,改寫一下杜甫的《登高》,進一步體會不同詩體的抒情效果。】




還真是!




杜牧一聲冷笑:是不是想我繼續噴你?




杜甫碰了碰李白的胳膊,笑得頗有些促狹: “辛苦太白兄給我改詩了。”




秦皇漢武等人暗自沉吟:這次應該不會因為詩體出錯被點名批評了吧?




不管大家聽到作業的心理活動如何,楚棠歡快地念出了萬年不變的結束語 【好了,這節課就講到這裡,有問題可以後臺私信,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就請一鍵三連,我是楚棠,下節課再見!】




水鏡裡的畫面沉寂下來,只剩早已眼熟的三個圖標。眾人一邊點贊一邊饒有興趣的猜測: “不知




下一課會講誰的詩?"




"應該是白居易的吧,之前不是說《登高》和《琵琶行》排在一起嗎?"




"後世的課文選了這麼多的詩啊!我看韓退之的文章也很不錯啊!沒有韓退之的文章我不看。"




眾人議論紛紛,有文名的人的人是希望自己的詩文上去,沒文名的人是希望自己偶像的文章上去。




幾日後,長安,白家。




白居




易這幾天有事沒事總會悄悄瞄一眼天上的水鏡,按楚棠提到的順序,後面該是他的詩了吧!《琵琶行》,聽起來是個歌行體,不知道楚棠會如何解讀,他心裡隱隱有些激動。




彷彿聽到了他心中所想,水鏡倏然亮起,熟悉的女聲傳來: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帶著新的課文來啦~】明朝。




馮夢龍望著水鏡,心裡有些惴惴。前兩天他忽然來了靈感,通夜書成了一篇話本,他對這篇書稿滿意極了,一遍遍品讀潤色,然後一不小心,把這篇稿子當成作業交上去了。




馮夢龍當時整個人都懵了,仙人的東西太過靈敏,他就拿著書稿在圖標下面晃了一下,莫名其妙水鏡上面就出現一行字——已檢測到您的作業,請問是否提交。




馮夢龍: “啊?”




下一刻——確認通過,您的作業已提交成功,請再接再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走上人生巔峰!




"等等等等!我沒有同意啊那不是我的作業!"




反應過來的馮夢龍有些失態地對著水鏡大喊,然而水鏡十分高貴冷豔,根本沒有任何反應。




馮夢龍掩面,只好祈禱自己的作業交得晚楚棠不會看到,如今水鏡一出現,他簡直是最緊張的人了。




【上課之前同樣先點評一下這次的作業。好吧,我預判成功了,這次作業完成得最好的是李白,從運筆到風都很一比一仿真,太恐怖了,我時常覺得自己不配給你們講課。】




未央宮。




劉徹日常誇了一把水鏡上李白的新詩,隨後輕哼一聲: “你有這個自知之明就好,不過朕疼惜後輩,你講得也勉強尚可,朕就姑且聽聽吧。"




旁邊的衛青等人別開眼,姑且聽聽,指特意在殿前闢出觀鏡區,並讓宮人擺上坐席並瓜果酒水,津津有味地觀看並發表評價。




唐朝。




杜甫聞言一副與有榮焉的表情,什麼叫“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這就是!




【蘇軾和陸游也寫得很好,意外地是二鳳陛下發揮也很不錯啊!那種愁苦悲憤的感情,真的很有衝擊力,這位二鳳粉是不是代入了安史之亂和中晚唐啊?寫得這樣情真意切。】




"太宗陛下!"




大唐諸人紛紛驚呼,尤其是中晚唐的




人,他們無數次在書冊裡懷念那位聖明英武的君主,期盼著能有人再續他的功業。楚棠不知道,但他們知道,看完水鏡並寫下這首詩的人,就是他們的太宗陛下!在那個時空裡,太宗陛下是真的在為大唐的衰落而難過。




不少人忍不住哭了出來,如果大唐,還是太宗陛下那個時候就好了。




"不能讓太宗創下的基業就這樣衰落了!"




唐憲宗看著水鏡上的詩句,暗暗下定決心。




太極宮。




李世民苦笑一聲,那日聽完天寶朝及其後種種,他心情激盪,改寫杜甫詩作之時全然憑著一腔情緒落筆,只希望那些後輩看到他的詩,多少能提振一點心氣吧!




明朝。




馮夢龍悄悄鬆了口氣。李白、陸游、蘇軾,加上唐太宗,都是歷史上一等一的人物,自己的作業應該沒有被注意到。然而,他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聽到楚棠繼續道:




【另外,馮夢龍同學在不在,你這個作業有點東西啊!】彷彿聽到地獄傳音的馮夢龍表情一僵:完了。




其他人也紛紛面露疑惑,馮夢龍是誰?竟然被點名了,難道他的作業也完成得非常好?而馮夢龍同時代及其之後的卻是隱隱露出了興奮地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