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李舒婉 作品

第231章 連傳十二道旨意,崩潰的李景仁

  “今日我等聯袂而來,一方面是勸你,一方面也是不想流血事件發生,畢竟眾生皆苦,何必讓無辜者再雪上加霜?”

  “天下熙熙,皆有所求,天下攘攘,皆有不得,如此便有了煩惱……”

  “若是雞毛蒜皮之事,不得也罷,頂多苦惱一陣子,我佛說,這世間最怕兩種苦,求不得而苦苦去求,求得了卻還不滿足,欲要求得更多。”

  “我佛慈悲……徒增煩惱耳!”

  惠仁大師說完,雙手合十,唸了一聲佛號。

  這次,他是真心想要李景仁放下執念和屠刀,免得損失了他那一千多僧兵,給他佛家增加煩惱。

  蜀王那活閻王,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借力打力,他真的不想成為犧牲品。

  “惠仁禪師,慢走!”

  李景仁拱手朝著惠仁禪師抱拳,雖然是惡客,但他卻是不能失了禮節。

  畢竟人家是佛家的大佬,比起他李氏在大唐更加有實力和話語權。

  玉陽子也抱拳道:“李家主,物極必反,月盈則虧,陰陽調和才是大道,此乃天道規律,無人能破。”

  “既然李家主執意如此,那在下也告辭了。”

  “告辭!”青陽子也抱拳行禮。

  李景仁等這些大佬都走後,站在門口,久久沒有說話,胸中卻是驚濤駭浪,想要做出一個家族走向的決定,那是相當的掙扎。

  因為一旦他做錯,那就是萬劫不復。

  可正如惠仁老禪師所言,他苦惱的是,他李氏苦苦積攢幾百年的家業和權柄,就這樣交出去了,他心中不甘。

  死後更是無法面見九泉之下的老祖宗。

  “父親,難道咱們真的要放棄家族的幾百年的基業嗎?”

  李平心中非常的不甘心,他是狄道縣的縣令,但這個縣令,卻是因為李氏在隴西擁有絕對的權柄的情況下,朝中才讓他做的。

  假如,他乃一介平民,別說縣令了,就是一介小吏,也輪不到他做。

  也許有人說,可以科舉,只要努力,就能得到朝中的重用。

  這是開玩笑的話,三年一次考試的科舉,一次能錄取多少人,那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即便是擠了個頭破血流,終於上岸了,但又能如何,做官還需要渠道,需要背景。

  李氏便是整個家族的背景,可以為子孫後代提供這樣優越的平臺。

  現在,蜀王要拆了這個平臺,李氏的子孫會絕望的。

  “族長,不能放棄,放棄了,咱們就完了,你是不知道,陸兵在紀成縣幹了什麼,他要被押往長安,由陛下親自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