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城市 作品

第275章 有我在,你何懼之有?


如此一來,困擾趙匡胤的藩鎮割據的問題不說能夠完全解決,至少也能解決一大半。

既然有了修士,那對那些士兵就不必如此防範了,反正他們也掀不起來太大的風浪不是?

“可是……為何要這麼做呢?”

趙匡胤有些不解。

秦天聞言頓時有些語塞。

因為在趙匡胤的眼中,外敵,尤其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其實是翻不起來太大的風浪的。

因為這完全是有歷史可以遵循的。

往前數一千多年來,從未有一個王朝是滅亡在遊牧民族手中的。

或許北方的遊牧民族有過強大的時刻,但歸根結柢,他們始終都被不會是中原王朝的對手。

只要實現全國統一,那麼遊牧民族就算強大,也只是一時半刻的強大,根本不會對政權造成根本性質上的威脅。

相反,從古至今,這麼多大一統的王朝,幾乎全都是從內部開始崩潰的。

如果不是農民起義,不是藩鎮割據,遊牧民族的騷擾也只不過是一時的陣痛罷了。

所以在趙匡胤的觀念之中,既然能夠一勞永逸的解決國內的問題,那為什麼不乾脆直接解決。

反而是要放開口子,轉而把精力放到對付外敵身上去?

秦天罕見的沉默無語了。

不能說趙匡胤的認知不正確。

因為歷史確實正是如同趙匡胤所說那般,從古至今,從未有一個王朝是滅亡在遊牧民族手中的。

那些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還是國家內亂,至於外敵入侵,也只不過是在這把火上添了一把柴而已。

他們從始至終都不是根本原因。

也正是因為這種想法,才導致了後來的宋朝最終亡於蒙古人之手。

當然,這也和北方出現了無數雄才大略的偉人有一定的關係,比如說成吉思汗。

“如果他們只是芥蘚之疾,那為何歷朝歷代,無數王朝下來,千百年來,從未有人真正解決過這個問題呢?”

秦天沒有回答,反而是拋出了另外一個問題。

“你要的是什麼?如果只是一時的和平,那這個話題就可以中止了,按照你的想法執行下去,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可你若是想要長治久安,這個問題就不得不面對。”

秦天緩緩的說道。

“李世民曾與我坐而論道,今日,便讓你一觀當年我們二人的談話。”

秦的自然是那日和李世民討論如何處理突厥人等少數民族的話題。

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自古以來都是此消彼長的關係。

受限於氣候環境等因素,中原王朝衰弱的時候,就是遊牧民族強大的時候,反過來也是一樣的。

想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個辦法。

只有真正的對他們實行有效的統治,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就如同南方蠻夷之地的改土歸流一般。

自從後漢開始,王朝就對南方的蠻荒之地實行改土歸流。

這個政策的出現也有秦天的影子在內。

經過幾百年的改變,南方已經徹底成為了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而對於北方的草原來說,想要解決遊牧民族的入侵的問題,也只有實行徹底有效的統治這一個辦法。

可現在的宋朝完全做不到這一點。

前漢沒有做到,後漢也沒有做到,大唐也做不到,宋朝現在自然也做不到。

因為這是一個需要維持幾十年甚至是幾百年的工程,完全不是一代人或者幾代人就能解決的問題。

而現在的宋朝連保全自我尚且困難,更不要說去徹底解決遊牧民族的問題了。

別的不說,光說那燕雲十六州,以宋朝目前的情況,需要多少年才能完全收復?

趙匡胤的確是雄才大略,但萬一他解決不了,難道他的孩子,他的孩子的孩子也能繼承他的雄才大略嗎?

以前的王朝沒有亡於外敵,並不代表宋朝也不會。

因為此前的王朝開局也從未如同現在的宋朝這樣困難過。

即便是蜀漢,也有諸葛亮這般雄才大略的政治人才,有劉備這樣完全信任手下的君主,加上當時突然出現的高產農作物才勉強做到了統一天下。

而現在的宋朝有什麼?能否統一天下還兩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