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入蘆花 作品

第332章 截殺

  這些驛卒,整日奔波在兩軍之間,他們是軍隊的眼睛,身上帶著的,都是前線最為關鍵的情報和消息,而這些無比重要的消息,註定是石沉大海,再也傳不出去了,這也是為何扶蘇的增援軍隊,已經進入北地郡,還見不到一個驛卒的原因,他們全部都被截殺在了半路之上,帶著前線最緊急的消息,被黃沙掩埋。

  而這樣的場景,在北地郡邊地各條官道上,都在上演著,匈奴人埋伏在官道的兩側,層層佈防,無論是不是大秦的驛卒,只要是個人,匈奴人全部都會將他們殺死,目的,就是不讓北地郡邊關的情報傳出去一絲一毫。

  這些匈奴人尋找偏僻之地的長城缺口,開鑿出一條隱蔽小道,悄然潛入北地郡,而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如此。

  甚至,這些匈奴人都穿著秦人的衣服,進行偽裝,一路拿下,都沒有進行搶掠,就是日夜守著北地郡那幾條主要的官道,截殺從北地邊關飛馬而出的那些驛卒。

  這些匈奴人,甚至在匈奴大軍抵達之前,就已經提前分為幾批摸進了長城之中,他們奉了匈奴國師和匈奴太子的命令,在戰爭開始之前,便摸進了北地郡,就是為了摸清北地郡的底細,以及阻斷北地郡的消息情報。

  為什麼咸陽收到的八百里的求援軍情,是從上郡楊翁子手上發出,而不是北地郡親自發出的求援軍情,原因便在於此。

  在狼煙四起之際,北地郡主將王通,就已經派人八百里加急,前往咸陽求援,八百里加急的驛卒,身份標識的十分明顯的,這也是一種警示,使沿途之人不敢阻攔,但這,卻也成為了這名驛卒的死亡標誌。

  戰事初起之時,北地郡所有的驛卒,全部受命而出,卻沒有一條軍情傳遞出去,這也是扶蘇現在沒有絲毫情報的原因。

  匈奴軍隊,要打的就是時間差,除了對付狼煙的手段外,連北地郡後方的軍情傳遞系統,也給你破壞的一乾二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