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御九秋 作品

第四十章 西去途中

  吃那梧桐的花朵是次要的,長生主要是想砍伐一段樹枝,梧桐樹的樹枝是中空的,可以藏東西。

  起初他斷頭去尾的砍了一段梧桐樹枝,打量過後感覺不妥,兩頭都有斷口,容易被人發現端倪,於是將這段樹枝扔掉,重新挑選了一根,自下面砍斷,上端保持原樣,如此一來便只有一個斷口,當做柺棍不容易被人發現異樣。

  將四枚丹藥和那點金子全部塞進中空的樹枝,再用木棍緊塞封口,如此一來便安心了,除了那些銅錢,他身上再也沒有惹人起疑的東西了。

  安心的同時也有些許擔心,那就是樹枝中間的孔洞是扁圓的,先前往裡填塞丹藥的時候,幾枚丹藥的蠟封都被磨去了少許,不再是正圓的了,而是略呈橢圓,防溼防潮搞不好會受影響。

  與先前的縱馬狂奔相比,此時一步一步的往前挪顯得異常緩慢,但長生並不感覺枯燥,因為在趕路的同時他一直自腦海裡回憶千金翼方的上卷,將其中收錄的病症和相應的藥方再次梳理了一遍。

  途中不時可以見到村莊,不過大部分的村莊都是殘垣斷壁,一副破敗景象,倘若只是饑荒,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近些年戰亂四起,你爭我奪,城池鄉村往復易主,村落破敗很可能是戰亂所致。

  走了一天,一個販夫走卒也不曾見到,只有幾個騎馬的兵卒疾馳而過,還有就是遇到了幾夥兒逃難的災民,多的十餘口,少的三兩人。

  傍晚時分,長生又遇到了幾個災民,這幾個災民應該是一家人,一對老夫婦,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還有一個七八歲的孩童。

  那對老夫婦的年紀並不大,應該還不到四十,之所以顯老無疑是過度勞作加上食不果腹所致,老少四人面黃肌瘦,形容枯槁,互相攙扶,舉步維艱。

  長生獨居數月,很久沒跟人說話了,眼見天色已晚,幾人還沒有找到宿頭,便與他們走在一起,說話交談。

  這四人的確是一家人,也的確是逃難出來的,青黃不接,食不果腹並不足以令他們背井離鄉,官府的苛捐雜稅是最要命的,交不上賦稅地租就要以物相抵,無物可抵就要被抓進大牢,什麼時候補上賦稅什麼時候放人,補不上就得死在牢裡,逃出來不一定有活路,但留下只有死路一條,逃難逃難,逃的其實是牢獄之災。

  心生同情的同時,長生也多有疑惑,詢問他們為什麼不往山中去,自山中還能尋到吃的,似這樣漫無目的的走下去,又自何處得來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