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機器鑽頭

  古城的城區餘下的物資,就被下車沒有休息,直接帶隊全城搜索的嶽振嶽力找到。

  嶽力完成自己的劃分區域和任務,徑直帶隊去廠區,嶽振完成餘下的搜索,把搬運物資交給大量機器人,由他的管家帶隊,嶽振和救援隊員們也到廠區。

  主要是先救人要緊,先完成廠區的生命體徵捕捉要緊。

  幾分鐘以前,最後一批機器人從城區來到廠區,根據車隊最後出現的日期只在去年7月11號來看,根據車隊還沒有搬空大量蜂蜜來看,這批車隊在風雪裡全軍覆沒,再也沒能回來搬運。

  那麼,古城和節城之間的廠區還有大量物資。

  這批屬於原材料和流動性的物資,目前還不知道總數量,也就不知道一天還是兩天能搬完。

  如果有特殊的生產線,顧生只要車上還有空,也會搬走。

  小魏還在一旁算的津津有味,其實跟著他們的只有一架機器人。

  dx-78,顧生的生活管家。

  它沒有風力灌注,顧生讓它收縮機器軀體,恢復一個手提包大小,把它拿在手裡。

  小魏根本算不出來幾十萬人的儲備物資搬運天數,顧生也只能勉強算出個大概天數。

  但是顧生接下來沒有打斷小魏,郭剛、盧偉帶隊也好,古城的倖存者最後併到救援大隊裡也好,路上需要大量工作人員。

  小魏學習一下物資的計算、搬運,也就會接著考慮到物資的每天消耗,再就要學會根據大撤退隊伍到達補給點的天數,每天發放多少物資出來。

  顧生看很好他,認為臨危受命的市政廳長和工作人員越多越好,就像他現在隨時拿得出來七千救援隊員,大家配合默契,中間不會出現人為因素的脫節,比如鬧情緒什麼的,就是葉琳和嶽峰小團隊陪著他一起到處救援的成績。

  一個救援隊員合不合格,經歷一次或幾次救援就能看得出來。

  一個救援隊員的合格性質,也不可能在一次不滿意甚至幾次的不滿意救援裡被改變。

  顧生完全相信他下車的七千救援隊員,也希望能給大撤退的隊伍送去更多的合格工作人員。

  在小魏的念念叨叨裡,三個小時以後,一行人到達第一個標記點,離廠區最近的30里路那裡。

  30里路放在急行軍的速度裡,顧生、郭剛、盧偉都能在一小時開外走完。

  他們對於防護服也比較熟悉,不怎麼受風雪的影響。

  但是小魏做不到。

  這個優秀的年輕人在風雪來臨之際,呼籲並帶領兩萬多人到達地下掩體,又帶領身強力壯的人搶救足夠兩萬多人生存的物資,那是爆發力量。

  在風雪前,小魏是市政廳的文職人員。

  在郭剛到來以前、到來以後,小魏在地下掩體裡維護秩序,沒有防護服,他就沒辦法出去加強速度,還是在地下掩體裡維護秩序。

  可能每天從早到晚忙到腳不沾地。

  卻出來不了急行軍的專業速度。

  另一個人,難得下車的程序員老徐也做不到。

  風雪皚皚,看不到明顯的標誌物,怕大家走丟,顧生一直將就著所有人的速度,在三小時以後來到這裡。

  顧生的生活管家:“主人,標記點就在這個下面,我測量結果是18米的區域以下。”

  郭剛這硬漢有了顫聲:“我們的星球現在外面積是多少?”

  顧生淡淡的回:“應該漲了不止兩圈。”

  副手盧偉總是考慮的精細,他嘆口氣:“顧隊對不住,我們拖累你,你在這裡每耽擱一天,去基地的路就會增加不少。”

  顧生笑一笑,把不時出現的傷感情緒緩解:“這種天氣裡只有救人才有意義,為更好的救人,搶救物資也有莫大的意義。都少廢話,聽我管家的,我們怎麼挖?”

  顧生的生活管家:“主人,如果你願意調一輛清障車過來......”

  顧生打斷他:“你知道我不到沒有辦法,不會違規操作。”

  清障車和救援車比起來,更加的小巧靈活,它的作用是保護救援車不受外部突發性事件的影響。

  在風雪的初期,眾所周知天上什麼都飛,人、車、地基不穩的樓房、樹和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