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君君 作品

216. 第 216 章 *崇禎十七年。大明,……

一切也正如宋應星所期盼的那樣。




萬曆四十三年,南昌乙卯科鄉試,一萬多名考生中。宋應星位列第三,宋應升位列第六。




整個奉新縣,只有他們兄弟二人高中舉人。




他們騎著高頭大馬回到家,那個農家小院已經張燈結綵等著他們的到來。




宋應星和宋應升兄弟倆跪拜父母后,又在族親和村人的簇擁下去了宗廟上香磕頭。




一時間“奉新二宋”聲名遠揚。




兄弟二人更是被家鄉的父老鄉親們寄予厚望,覺得宋家終於要在時隔兩代人後,一口氣出了兩個走上仕途的舉人。




可一切輝煌也止步於此。




從1616年,到1627年,整整11年。




宋應星趕赴京城考了六次,期間還去白鹿洞書院求學。




均落第。




“旁人都說我是‘傷仲永’。”宋應星毫不介意的笑了起來。




如今的他已經蓄起了鬍子,也從當年二十八,高頭大馬上的年輕舉人,成了個看起來碌碌無為,實則也的確沒有什麼建樹的四十歲中年舉人。




崇禎四年,大哥宋應升由吏部銓選,得了個浙江桐鄉縣令。




宋應星站在村口,揮手告別大哥。




看著大哥漸行漸遠的身影,長長的嘆了口氣。




“羨慕嗎?”姜煙看著遠走的宋應升,再看身邊的宋應星。




他的模樣愈發趨近現代時候了,只是少了皺紋,少了白髮和老年斑。




宋應星搖頭,轉身回村裡的時候,一點猶豫都沒有。




“其實,這幾年是我最快樂的時候。”宋應星擺手,只看著老舊的家門,輕嘆:“我是嘆息,父親至死也不曾見到我們兄弟高中。”




那是宋家人心頭的一個結。




宋應星自己並不為難,只是遺憾不能讓父親走的時候如願。




“我這些年來考科舉,越考越覺得無用。”村裡也沒外人,宋應星說話那是一點顧忌都沒有。




“然薦人之人,與人所薦之人,聲應氣求,仍在八股文章之內,豈出他途?”宋應星失望的搖頭,他這些年在路上的日子極多,看過的事情也不少。1




他帶著姜煙走到田間,看著剛剛冒出芽來的秧苗,水牛趴在田邊的樹下,水田裡還能看見小泥鰍遊過。




“高門子弟瞧不起農民,覺得他們髒,一輩子就只能當農民,是低賤的人。讀書的人也瞧不起他們,張口閉口的粗俗之輩。”宋應星冷笑:“可沒有了這些農民,他們就只能餓死。是那些高門子弟會侍弄田地,還是那些自以為讀了幾天書就了不得的讀書人能分辨出什麼是雜草,什麼是秧苗?”




就是因為看多了這些人,所以在現代得知還有人專門學習農業的時候,宋應星才會那麼驚訝。




“八股文中選出來的,不一定都是不好的人。但他們也不一定都能明白這些最簡單的道理。”




越考,宋應星就越覺得八股文中沒有他想要的東西。




所以也漸漸釋懷了落榜這件事。




在老家的這幾年裡,宋應星侍奉母親,教養兒子,與妻子也相處得極好。




他去田裡,去山中。




他看春日的白蠶,夏日田邊的水車,秋日沉甸甸的稻穀,冬日火爐裡燒紅的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