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當斷則斷

  太后何嘗不明白自己兒子下了多大的決心,但她卻搖搖頭道:“哀家覺得皇上還是小瞧了玠兒。”

  蕭稷聞言不由微微一怔:“母后的意思是……”

  太后微微一笑:“說句不中聽的話,雖然皇上雖然是父,玠兒是子,可在很多事情上,皇上還真不一定做得比玠兒好。”

  雖然太后說得確實不好聽,但蕭稷心中卻沒有一絲怒意,雖然嘴上不說,但他也承認,在蕭玠處置過的很多事情上,若是換他來做,未必會有蕭玠做得好。

  也正是因為蕭玠出色的表現,他才會下定決心捨棄驍勇善戰的蕭璜,選擇蕭玠來繼承大寧的江山社稷,他相信蕭玠可以將大寧引領到一個亙古未有的盛世。

  看皇上臉上沒有什麼怒色,太后又笑著繼續說道:“雖然哀家一向不過問朝中之事,可卻多多少少聽說過一些關於玠兒的事,那些事情哪一件不比今日之事棘手,那些對手哪一個比秦王好對付,可玠兒還不是都一一處置得漂漂亮亮。”

  “皇上既然選擇讓玠兒來繼承大寧的江山社稷,就應該放手讓他自己去面對每一個對手,再說一句不中聽的話,若是玠兒當真對付不了秦王,皇上倒不如索性立秦王為太子算了,還能避免一場兄弟相殘的內亂。”

  蕭稷一時默然不語,良久,才緩緩說道:“母后說得極是,是兒臣思慮不周,以至於亂了方寸,還好有母后及時點醒。”

  “你哪裡是思慮不周,你分明是因為顧慮太多。”太后不住搖搖頭,笑笑道,“你是哀家生的,哀家怎麼會不瞭解你,你雖為天子,卻一向心軟,更何況璜兒還是你的兒子,又為大寧開疆拓土有功於朝廷,你不忍心有負於他也是人之常情。”

  “但皇位只有一個,既然你已經看準了玠兒,就不能在他們兄弟二人之間再搖擺,須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東宮之位若是一直懸而不決,反而是遺患無窮。”

  “母后說得是,兒臣明白了。”經過太后一番勸說,蕭稷終於重重一點頭,“兒臣會在合適的時候正式冊立玠兒為太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