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齊王大婚(上)

  沈夫人嘆了一口氣,看著自己的女兒,不由一陣悲從心來。

  蘇瑤卻沒有想那麼多,她一身盛裝,頭戴鳳冠,身穿霞帔,臉上妝容更是精緻,更顯美貌動人,然而她卻還是一副神色木然的樣子,好像今日的大婚完全與她無關。

  沈夫人又嘆了一口氣,打開一個精緻的盒子,取出兩根銀絲線,開始為女兒開面。

  開面,就是用兩根絲線把新娘額頭上的汗毛絞去,讓額頭變得光潔,這也意味著新娘少女時代的結束。

  沈夫人當年出嫁的時候體驗過開面,還是有些細微疼痛的,但如今任憑她在蘇瑤臉上如何動作,蘇瑤完全都是一副面無表情的模樣,似乎連感覺都麻木了。

  沈夫人心中又是心疼又是擔憂,洞房花燭夜,若是那齊王見到女兒這般木訥的樣子,以他的性子,女兒豈會有好果子吃。

  就在沈夫人還在胡思亂想的時候,門外鞭炮聲大作,鼓樂之聲由遠及近,想來是齊王的迎親隊伍到了……

  按照慣例,新郎上門迎親的時候,女方家要給迎親隊伍中除新郎之外的每一個人封一個紅包,裡面塞上十幾枚銅錢,以表慶賀和感謝之意。

  蘇家也不是第一次嫁女,對面過來迎親的隊伍人數每次都不超過兩百人,蘇家猜測這次新姑爺是皇族,場面難免鋪張一些,也許人數兩倍不止,於是蘇家特意提前準備好五百份紅包,想著怎麼樣都夠發了。

  但是很快蘇家就知道什麼叫血統限制了想象力。

  因為男方的迎親隊伍浩浩蕩蕩,一眼看不到尾,目測至少有兩千多號人。

  其實一般皇子納王妃迎親人數也就是一千人左右,蕭玠也沒想搞得多鋪張,但是誰叫他有一個喜歡講排場的母妃,她必須要自己的兒子大婚排場壓其他皇子一頭,光迎親隊伍就要比其他皇子翻一倍。

  蘇家人在震驚中緩過來之後,立即偷偷跑去通知府裡其他人多包一千多份紅包,待會前頭的五百份紅包再發得慢一些,堂堂蘇家絕不能因為紅包不夠這種小問題鬧出大笑話。

  在一陣陣鞭炮聲和鼓樂中,迎親隊伍浩浩蕩蕩停在蘇府大門前。

  打前的自然是蕭玠,束髮冠英,身穿象徵喜慶的大紅錦袍,胯下一匹沒有一絲雜毛的紅色駿馬,更顯威武英揚之氣。

  蘇府再寬敞,也不可能一下子湧進兩千號人,蕭玠下馬步行進入蘇府,一百多號人拿著袋子抬著花轎跟在他後面。

  府外,蘇家的人開始沿著迎親隊伍長龍從前往後挨個給人發紅包,大夥兒自然知道這是上門迎親的規矩,自然也不會客氣,說一句恭賀的吉祥話,也就大大方方收下了,皆大歡喜,普天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