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 章 傻子

“去年,朕去祭拜明朝皇陵時即說過,現在大清的主要矛盾,不是民族間門的矛盾,而是如何發展如何增加人口的矛盾。”

康熙的聲音終於嚴肅起來,“你都聽到狗肚子裡去了?”

聲音迴盪在乾清宮外,大臣們呼啦啦跪下來一片。

“皇上息怒。”

“息怒?”康熙冷笑,“爾等若把一分的心思放在正處,朕也不用擔心,百年以後後人看我們的朝堂時只看到一群祿蠧。”

郭琇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日後,言官言事,以任何藉口妄圖挑起滿漢矛盾的,一律處以極刑。”

皇帝淡淡的一句話,卻像是滔滔巨石從天空砸下,砸暈了滿朝文武大臣。

滿大臣想要說些什麼,話到嘴邊卻不知道該怎麼反駁。

畢竟皇上也沒有說偏袒漢臣的話,只是不讓挑起滿漢矛盾而已。

至於漢大臣,漢大臣沒有什麼反應。

構陷漢人的多數還是他們自己人,說不起話。

你說屈大均好好的,他得罪誰了,你們跟曹寅有矛盾,拉著他打就是,幹什麼要拉那麼一個人出來?

最終,郭琇也沒被治罪,但卻嚇得不輕,第一天就告了病假,徐乾學過去探望他也沒見到人。

江寧織造府,空中飄著牛毛細雨,蘇辰帶著弟弟在屋子裡整理他這段時間門收到的書。

因為昨天的拜師宴,他們收到了很多人送給的孤本,其內容包含範圍之廣,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稼穡庖廚。

歸莊一師父還給了他們一本據說是劉基著的散文書。

但蘇辰對稼穡庖廚書的興趣,比前面一類的要廣泛很多。

他和保成分工合作,按照人文類和技術類的區分,將總體的書本分裝在兩個箱子裡。

看著滿滿兩箱子的書,胤礽笑了笑,道:“哥,如果以後他們知道,顧炎武之徒是孤和辰親王,江南這些遺民會怎麼樣?”

蘇辰:“可能,會岀仕吧。畢竟,太子殿下是江南文人中的一員了。”

然後蘇辰又提醒,“說是這樣說,無論什麼樣的團體,你都不要被他們裹挾。”

胤礽點頭,好像從很小的時候,他哥就擔心他被什麼人裹挾跟阿瑪離心,類似的提醒從小到大他聽過十幾遍了。

“我知道的哥,要不然之前我也不會想著跟阿瑪寫信說說這邊的情況。”

看他這一番沉穩的樣子,蘇辰笑道:“保成長大了。”

復康打著一把小雨傘穿過雨幕走來。

不知何時起,牛毛細雨已經變成了淅淅瀝瀝的小雨。

“王爺,”復康把傘擱到一邊,“奴才奉命在外面遊逛這兩天,結識了兩個有真才實學的人。”

胤礽:“直接說他們是幹什麼的,種地還是打鐵?”

他哥眼中的真才實學,和他們眼中的真才實學那是大有不同的。

復康心道,果然還是太子爺瞭解他們家王爺。

“就是一個餵豬的,一個種花種果樹的,”復康回道,“他們把還把自己餵豬種花的經驗總結成心得,寫了下來,這些天一直找門路往織造府送拜貼呢。”

蘇辰看向保成:“子清挺忙的,這點小事就別讓他親自處理了,咱們兩個去看看。”

胤礽:“去看看吧。”

餵豬的也要刊印書籍,從好的一方面來想,這是意味著大清的文教足夠興盛呢。

---

羅濤準備走了,陳扶搖老先生一路把他送到碼頭,在來往雜亂的人聲中安慰羅濤:“你先回去瞧瞧你祖父,織造府那邊,我每天都去看看。貴人事忙,咱們投進去的拜貼人家可能都沒有看見呢。”

羅濤笑道:“我心裡有數,老先生,你這麼大年紀出門在外,身邊也沒有帶個小童,找不到門路就也回家去。”

臣扶搖笑著擺手:“我省的,你快上船去吧。”

“陳老先生,羅公子,請稍等。”

岸邊響起喊聲,兩人看去,是今天上午結識的一個小哥兒,小哥兒似乎跟他們說,他家少爺非常喜歡養豬養鴨種花栽樹這些實在性的東西。

“復康小哥兒啊,”陳扶搖笑道,“你有什麼事嗎?”

“我剛把你們兩位的事跟我家少爺說了,我家少爺想請一位一見。”

一刻鐘後,碼頭附近的煙雨茶樓。

陳扶搖和羅濤坐在了兩位金尊玉貴的少年對面。

坐在窗邊的少年在喝茶,旁邊凳子上坐著的少年起身跟他們打招呼,“兩位好,聽我家復康說,你們有好書卻找不到門路刊印?”

羅濤點頭,但已經不對有人欣賞他家的養豬心得抱有希望了。

跟著走這一趟,也是不甘心在外面瓢泊了兩三個月,卻什麼結果都沒有尋得,對於自家的書能不能面世,他還抱有一些希冀。

畢竟現在朝廷很看重匠人,自家未必沒有希望。

那福建的陳挺因為推廣紅薯,可是連他先祖都被封了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