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蘿浠月 作品

152. 十三行 對雅克薩的攻打,四月份就……

 好不容易他把這些人說的鬆動了,第二天大朝,戶部的和內閣的參與進來時,只守木城璦琿的意見再次成為主流。

 蘇辰一個人的意見,就算有保成站他,還是沒有被採取。

 說到底,還是現在的朝廷比較窮,不捨得掏錢養邊疆的將士和防衛線,說沒錢吧,每年國庫至少要有一半掏出來給宗室親王以及八旗人口發工資。

 親王的就不必說了,每年一萬兩銀子一萬兩祿米,而旗人雖然每年各項的收入摺合下來只有六十兩,但也架不住人多啊。

 每年國庫裡要出這麼大一筆,不窮才怪呢。

 雖然蘇辰也是那個領俸祿的親王,但如果他阿瑪說不給親王發銀子或者少發減發,他肯定第一個支持。

 不過奪人錢財,猶如殺人父母,除非他阿瑪不想幹這個皇帝了,否則永遠都都不可能動勳貴們的蛋糕。

 “大哥,喝茶。”

 燈下,小四端著一杯茶給送到面前。

 蘇辰看見他就想起歷史上留下個刻薄寡恩名聲的雍正,他還沒有動勳貴們的蛋糕呢,只是清查虧空,而這個虧空的大部分還在內務府帑銀上,僅是如此雍正帝都招了那麼多人的詆譭。

 所以,養貴族、八旗的這一部分銀子是必須出的。

 蘇辰喝了小四給的茶,但還是愁的抓了抓腦袋。

 胤禛還沒見過大哥這樣子,勸說道:“大哥,你別生氣,等我長大了,幫你把雅克薩奪回來。”

 聽了,蘇辰好笑起來,道:“你腦子這麼好使,做武將豈不是浪費?大哥有個主意,你先幫我查資料。”

 胤禛的眼神動了動,燈下少年的神色不參雜一絲作假。

 雖然他知道大哥是真的對他好,但是遠沒有想到會受到這般信任。

 就連大阿哥,平日想表現的爭氣又得阿瑪喜歡,都要說他要為大清開疆擴土這一類的言語,用以表示他不會參與朝廷政事。

 也就是不和太子相爭的意思。

 可是大哥,竟然這麼肯定他。

 胤禛只覺得自己小小的胸膛裡熱乎乎的,用力點頭道:“大哥,你要什麼資料我都給你查。”

 看小四幹勁十足的模樣,蘇辰微笑:免費勞動力初長成啊。

 之後幾天,蘇辰都在課餘時間帶著胤禛去武英殿的藏書樓,找前朝和海關相關的記載,同時還把以前存放的東南沿海遞上的奏摺翻了翻。

 保成有空的時候,也會和他們一起。

 這天,保成看見他哥寫好的一張紙,拿起來看了看問道:“哥,你想發展海上生意?”

 蘇辰點頭:“嗯吶,你看看這些資料,還有以前東南省份官員每年的進貢,他們都比其他省份的高兩三層。在那裡當過官的,往往也升職更快。這說明什麼?”

 說明那裡有錢啊。

 在那兒當過官的都能撈到錢給京城送禮,然後一路升升升。

 江南富裕是富在明面上,閩省、兩廣是富在內裡。

 蘇辰記得,在清朝還設立過一個專管對外貿易的牙行,名為廣東十三行,到乾隆時期閉關鎖國,只餘一處通商口岸沒有關閉。

 那就是設立於清初康熙早期的十三行。

 在乾隆“一口通商”時期,十三行的經營達到了巔峰,清朝有名的三大商人群體便是徽商、晉商和十三行商人。

 即便十三行初設的康熙時期,這地方也素有“金山珠海,天子南庫”之稱。

 雖然蘇辰不記得十三行具體的設立年份,但他知道這個設立海上經商的“海關”,在此時有可能,比較好推行。

 等十三行賺了錢,用那些錢養貴族好了。

 保成笑說:“哥,你應該先跟我說一聲的,阿瑪近來就在和大臣們議論在廣東開闢商行的事,你根本不用找這麼些資料。”

 蘇辰:???

 十三行現在就要設立了?

 太好啦。

 蘇辰看了看自己整理出來的這些資料,道:“沒關係,有這個,商行能更完善。”

 ---

 康熙二十四年末,廣州城郊西南,珠江岸旁,車馬輻輳人聲喧嚷。

 “船來了。”

 不知誰大聲喊了一嗓子,岸邊或是交易或是談話的人們,都把目光投向政府在一個月內建好的水泥青石板碼頭處。

 一連八艘二層千料大行船緩緩泊岸,從旁邊簡單的海關班房內整齊的跑出來兩隊持槍士兵,他們身上穿著的兵服補子上,繡著大大的“海防”兩個字樣。

 一個揣著袖子站在高處看著的人說道:“聽說我們福建也要建立海關衙門,最遲下年春能開,現在衙門裡正招募商人,我是報了名了。兄弟你這兩年不少賺錢,要不要也在這海上投投?”

 被聊天的是一個大鬍子,大鬍子專心護著站在他左側的兩個少年人。

 但其實在少年人身後還有七八個隱於人群中的壯漢,他們的安危根本不用大鬍子操心。

 可大鬍子卻不自覺的緊張。

 半路遇見的這個熟人嘚嘚嘚半天,轉頭一瞧人根本沒帶聽的,不由得生氣:“王兄,我這可是第一手消息,你可別不上心。廣東的咱們趕不上,別把閩省的也丟了。”

 王老大聽到這人提高的音量,這才分神給他一點時間:“白兄啊,不是我不上心,而是我現在就是十三行商人,等著跟那靠岸的洋船交易呢。”

 白兄聞言果真驚訝,他看看王彪今天特意修剪過的鬍子,以及他身上穿的不錯的衣料,笑道:“之前就聽說王兄得到了貴人的指點,跟山西那兒向外運了兩年煤沒少發財。如今看來,是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