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蘿浠月 作品

第96章 經濟開發

 正得意的保清沒想到自己迎來的不是誇讚,而是阿瑪沉著臉的一聲:“混賬。”

 混賬?

 兒子怎麼混賬了?

 保清不服氣的眼神看過去。

 康熙對於保清的格局眼光徹底失望,真是如保成常小聲罵的一般:莽夫。

 “太奶奶是蒙古的,兒子知道。”保清解釋,“但也不是所有蒙古人都看太奶奶份上,願意老老實實安安分分。妹妹們嬌生慣養,送到蒙古那樣幾百裡不見人煙的大漠該怎麼生活?”

 “朕給她們建了公主府,那麼多奴才隨從著,又和宮裡差哪兒了?”康熙冷笑反問,現在還不知道他大多數女兒都年輕早逝的他覺得保清這個想法很是刁鑽。

 保清被問住了,停頓想了想才道:“兒子覺得,咱們現在是主,不用讓妹妹們去過不想過的生活。”

 康熙沒什麼表情的笑道:“你倒是個好哥哥。”

 轉頭看向站在左手邊已經考校過的太子,康熙問道:“保成,你告訴保清,為何到現在咱們還要向蒙古下嫁公主?”

 保成上前一步出列,聲音朗潤:“因為兩族的聯姻保持,讓我們不會再有以往漢人立江山的苦惱:邊境不穩。從宋到明,他們花費在邊境上的鉅額開支,我們大清也都不會有。”

 保清不屑一笑:“照你這麼說,怎麼還會有頻頻異動的噶爾丹?咱們就沒有邊境困擾嗎?太子二弟平日都不關心外務?北邊的長毛子和噶爾丹串通一氣,在雅克薩可沒少殺咱們的平民。”

 如果不是他現在年紀太小,早前他就請纓去殺殺邊境那些賊黨了。

 保成卻還是那麼優雅中帶著平和的微笑:“大阿哥此言差矣,噶爾丹總是異數,即便他以後反了,其他的蒙古部族不會都站在他那一邊。大規模的騎兵南下,不會發生。只是世代聯姻就能解決的問題,何必要訴諸武力?三藩之亂在前,大阿哥難道不知道,現在民間好多村莊都是凋敝的嗎?”

 保清說不過他,就嘟囔:“說的你好像多仁慈似的,還不是為了你的位置穩固?”

 保成好整以暇道:“大阿哥揮刀向友族,豈不是想趁亂立軍功?”

 “你別住了紫禁城就把自己當漢人了,往前推幾百年,咱們都是被中原驅逐的韃子。”保清氣急了什麼都往外說,此言一出臉色都慘白了。

 殿內的氣氛一時間僵硬無比。

 蘇辰就是在這時候帶著一身的木屑進來的,看見站在保成身後的胤祉在地上跪著,保清梗著脖子站在阿瑪面前,他好奇道:“你們在說什麼呢,怎麼像是吵架了啊?”

 氛圍這才一鬆。

 保成轉頭笑道:“大阿哥跟那些反清復明的漢人一樣,說咱們自己都是韃子呢,他還覺得打蒙古比嫁公主和親更划算。”

 蘇辰啊了一聲,就想到後世刷抖音時看到的一個梗。

 大致就是有網友評論“看到電視劇流放寧古塔,我覺得犯人一家好可憐,上網一查才知道我家就在寧古塔”,還有人評論說“看到霍去病把匈奴殺的片甲不留我瘋狂打扣,後來才知道自己住的地方以前就是匈奴老家哈哈哈”,等等。

 其實經過千百年的融合,各民族流著的血脈中早已有相同的一部分,接受著共同的文化、風俗哺育,早已密不可分。

 然而,霍去病永遠都是我們的英雄這一點不可動搖,在當時的歷史階段,匈奴對中原民族的屠殺也是不能被洗白的。

 好比清朝,入主關內之後犯下的罪孽,也永遠不能洗刷。

 但清朝不是天選之子嘛,從順治帝福臨之後,連出兩大明主,康熙雍正,勉強再加上功過相底的乾隆吧,他們使中國成為了現代的中國。

 每一位華夏兒女都自覺承認自己華夏人的身份並以這個身份驕傲,才是最重要的。

 毛爺爺當年對康熙大帝的評價其實最確切的,他說:“康熙皇帝頭一個偉大貢獻是打下了今天我們國家所擁有的這塊領土,康熙三徵噶爾丹,團結眾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守住。---”

 所以蘇辰是認同朝廷一直和蒙古保持友好關係的舉措的,不打非打不可的時候便堅決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