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之英雄錄 作品

第442章 淮河之北兵戈動 潩河往東起烽…

京畿路的鄢陵縣,位於洧水之南,清潩河之北,而離它只有幾十裡地的東邊,就是趙宋的穎昌府。

  趙構雖然已經收留了無處可去的完顏活女,肯定也不敢放縱他領著人馬到處亂跑的,就讓他們駐紮在穎昌府的西邊,既保護了自己,也用來抵擋東邊的柴進。

  這樣一來,方圓南北幾十裡的百姓就倒了大黴,到處胡作非為無惡不作,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一個身材魁梧,氣宇軒昂的文官,氣哄哄的走進京西北路宣撫使張俊的營帳。此人姓張,名伯奮,是大宋名臣張叔夜的長子。以前一直跟在父親身邊,後來張叔夜赴汴梁勤王他們一家便都留在了鄧州。等趙構登基之後,這些功臣之後肯定還是要拉攏的,現在已經是穎昌府的通判。

  “張通判怎麼今天過來了?”

  張俊一臉笑容的問道。

  張伯奮雖然著急,可是人家乃是樞密副使,現在還領了京西北路的宣撫使一職,不是自己可以放肆的。

  耐著性子行了禮後,便開門見山的說道:“張相公,金人在我大宋國土上肆意妄為,還請您派人去交涉一二……”

  張俊雖然和樞密使張浚只是一字之差,而且都是出身西北,可那為人處事的風格與習性卻是完全不一樣。特別是對錢財的喜愛,簡直可以說與宰相汪伯彥不相上下。

  如今見他一個通判,居然繞過知府直接跑來尋自己,不禁眼神打趣的問道:“敢問劉知府如今身在何處?”

  張伯奮不急不躁的道:“劉相公最近身體有恙,特派屬下前來……”

  張俊哪裡不知道那知府為人,只是輕聲一笑,卻也不說穿了。畢竟是名臣張叔夜的兒子,自己雖然不怕他,也懶得被朝廷裡那些老夫子口誅筆伐。

  “你所說之事,本官也是極為關心。”張俊緩緩說道:“前幾天剛剛派人去過金營,往後應當會收斂一些的……”

  張伯奮一聽這話,忽然就急了。

  “何曾收斂?如今知府衙門前,天天跪滿了申冤的百姓,而那城外更是有許多被金人弄得無家可歸之人需要善後……”

  “張通判還請稍安勿躁。”沒等他說完張俊便嘆著氣打斷道:“我知道你們不好做,可是本官又何曾不是如此?”

  一臉懊惱的起身轉了幾個圈,接著說道:“如今宋金乃是盟友,而官家欲圖京畿久矣,還等著驅虎吞狼用金人剿滅柴進的,現在若是得罪太過,萬一鬧出亂子來,咱們誰擔得起這個罪責?”

  “可是……”

  張伯奮也是憂國憂民,但張俊說的話他又無法反駁,愣了一會接著懇求道:“您是一路主官,還望張相公能再派人去與金人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