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唐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一章 浴血(二)

倘若此時袁弘沒有領軍回援豐山鎮,或許配合劉興武麾下的士卒能稍稍遏制住吳鉤都勢如破竹的進攻鋒線。

  但倘若袁弘留在曹娥埭導致豐山鎮丟失,那越州義軍在豐山鎮到曹娥埭一線的全部人馬都會落入有死無生的境地,到時候即便擊退了吳鉤都的這波攻勢也毫無意義。

  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還主動分兵進行更有野心的戰役規劃,顧柯這頭山中雄狐的胃口和膽子都不是一般的大。

  而顧柯能如此膽大的底氣,便是吳鉤都將卒相當拔尖的軍事素養和遠超山越賊軍的裝備水平。

  即便人數只有眼前敵軍的五分之一,吳鉤都將卒也絲毫不懼。

  隨手擊潰了一部分散亂衝殺而來的山越賊軍後,兩軍立即分開,間隔一百餘步的距離陷入了短暫的僵持,雙方誰也沒有率先發起攻擊。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趁此機會,錢鏐為了緩解身旁新擴編加入吳鉤都序列的輔兵們的緊張情緒,故意粗魯地放聲嘲笑山越賊軍道:新刊書小說網

  “爾等不知,眼前這些賊軍雖然人多勢眾,列陣而戰卻不堪一擊,十日前在石城鎮,我吳鉤都初戰便以百人之軍逆襲千餘賊軍,斬將奪旗輕而易舉,如摧枯拉朽一般。

  今日便宜你們了,對方人數只有五倍,只怕擋不住我軍三通鼓下就要潰散!”

  雖然戰場上的形勢變化之複雜,絕非是簡單的人數加減法就能體現的,但對於眼前即將爆發血腥戰鬥的緊張局勢而言,錢鏐這樣簡單直接鼓舞士氣的法子才是更有效的。

  輔兵們望著眼前這五官奇醜,帶上兜鍪後卻別有一番威風,宛如寺廟裡護法天王般的軍將,只覺心裡安定了很多,也不再緊握住兵器白白消耗體力。

  另一邊的李延年風格則與錢鏐略有不同,出身潤州鎮軍的他更慣常使用許諾賞格的做法來激勵士氣。

  只見李延年抽出長劍直指不遠處劉興武飄揚的牙旗,高聲喊道:

  “兒郎們!斬下此賊身後的牙旗,視同立跳蕩之功,武勳升三轉,賞五百緡!若生擒賊首,則視同先鋒第一功,武勳升四轉,賞一千緡錢,三十兩銀!”

  其餘各個小方陣的隊正和旗官也趕在兩軍交鋒前完成動員並重申戰場紀律:

  嚴禁方陣突擊時還停留在原地割取敵軍首級,行動步調一致,掉隊者在軍法司記罰一次,嚴重違紀如潰逃者則當場格殺。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關於初唐時期唐軍將卒在戰事期間如何記功,典籍中相關記錄如下:

  凡破城、陣,以少擊多為"上陣",數略相當為"中陣",以多擊少為"下陣",轉倍以上為"多少"。

  常據賊數以十分率之,殺獲四分已上為"上獲",二分已上為"中獲",一分已上為"下獲"。

  凡上陣上獲第一等酬勳五轉,上陣中獲、中陣上獲第一等酬勳四轉,上陣下獲、中陣中獲、下陣上獲第一等酬勳三轉;

  其第二、第三等各遞降一轉。中陣下獲、下陣中獲第一等酬勳兩轉,第二、第三等並下陣下獲各酬勳一轉。

  也就是說,以戰前的條件分:

  以少擊多為“上陣”;兵數(包括戰士人數和裝備)相當為“中陣”,以多擊少為“下陣”。

  按戰爭的結果分:殺死或俘虜敵人的百分之四十,為“上獲”;

  殺死或俘虜敵人的百分之二十,為“中獲”;殺死或俘虜敵人的百分之十,為“下獲”。

  按照戰前的條件和戰爭的結果,綜合起來,擬定“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