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唐 作品

第八十四章 宰割利錢,禮崩樂壞

顧柯提出的食本新法,和早期的兩稅法改制有異曲同工之妙:

  官府將“食本錢”直接貸給華亭榷場下轄的鹽場進行食鹽生產,再從鹽稅中得到應有的利息作為回饋,免去了親自派人或委託牙商對分散的債務人進行收債的麻煩。

  實質上是把“食本錢”變相合併到了鹽稅之中,消除了“食本錢”運作中的高利貸性質對社會生產的破壞性,轉而以更溫和穩定的鹽稅來從民間抽取財富。

  而對官府而言,將錢貸給華亭榷場這樣的大債務人,相較於分散的小債務人來說也要更值得信賴——近年來“食本錢”的小債務人破產違約,難以償還利息的比例幾乎佔了四一之數,並且每年還在進一步增加。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再不改制,這“食本錢”遲早會難以為繼。

  但在顧柯通過曬鹽法和鹽引鈔法將鹽稅收入恢復前,浙西官府實際上也沒有別的選擇,僅僅應付每年朝廷攤派下的稅款都很困難,更不用提從別的渠道來補貼“食本錢”的虧空了。

  如今有了顧柯牽頭主動把這個麻煩差事接過去,一邊節約了各級官府的支出,一邊還許諾了他們一份旱澇保收的津貼,他們實在是沒有理由拒絕。

  畢竟節約下來的開支也會成為官員們收入的一部分。

  原本對曹確在華亭設立榷場壟斷浙西鹽業分銷渠道頗為不滿的一些官員,在顧柯提出食本錢新法後也改變了態度。

  如果能真的如顧柯所言由華亭榷場出錢補貼各級官吏的食本錢,他們反而還要支持華亭榷場對浙西食鹽生產和分銷的進一步壟斷了。

  畢竟華亭榷場發展得越好,他們能得到的利錢也就越穩當。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沒有人會質疑僅僅三個月就能以一縣之地陸續上繳了七萬多石官鹽的華亭榷場,會因為缺錢而拖欠利息,更不會擔心區區七品的顧柯敢於貪墨應付給各州的利錢——除非他根本不想在仕途上再有成就。

  顧柯提出的食本錢新法不僅巧妙化解了各州官吏對他用改制壟斷鹽政這一行為的敵意,還藉助曹確的威勢反過來和各州官吏構建了新的利益同盟。

  可謂是把借力打力,狐假虎威,一石二鳥的計謀用到了極致。

  “但既然免去了各位親自安排胥吏牙商徵收利錢的辛苦,那各個衙門借與華亭榷場的‘食本錢’本金,利息該如何計算也該有個新的條陳。”

  顧柯看到各州官員們聽完自己的發言已經開始竊竊私語,許多人都頗為意動,連忙補充了一句。

  此話一出,熱烈的討論氛圍短暫地停滯了一會兒。

  被顧柯畫的大餅所吸引的官員被澆了盆冷水後,這時才開始謹慎地權衡起利弊來:

  原來“食本錢”的利息放得太高其實是對高風險的一種補償,但既然貸給華亭榷場沒有那麼高的風險了,那利息不可能定得像以往一樣,也是應有之義。

  曹確見此情形,心知這火候差不多了,便咳嗽一聲示意賓客們先肅靜,隨即宣佈:

  “顧少府所言實在是切中‘食本’之法肯綮,但‘食本錢’畢竟不是由浙西觀察使衙門直接發放,故而到底要不要採納顧少府的新法全憑各州刺史決定。

  倘若願意採納的,其屬官的‘食本錢’日後都由浙西觀察使衙門從華亭榷場抽取稅錢發放,但從此不準再以官府名義向民間發貸。

  具體的利息比例,明日後浙西觀察使衙門會移文告知諸位,願意接受者只需將對應本金送至華亭榷場,留下契書保存,每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