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千帆白若蘭 作品

第364章 八月十二日,夜

  對待汪填海,常凱申客客氣氣的,但是,一句話就令汪填海怒了。

  常委員長說的是,“軍事上的事情,你不懂。”

  汪填海大怒。

  他決定繞開常凱申,獨自同各國使團接觸,若是成功避免戰爭,這也將是他汪氏取代常凱申,重新崛起的契機。

  於是,汪填海直接找到外交部長王崇浩,“在能容忍的情勢下,總向和平途徑為上計“。

  隨後眾多國府要員、名流找到常凱申,請求盡最大之努力求和平。

  事實上,因為中日兩國國力、軍力相差懸殊,因此,在國民政府內外,都有一部分人積極主和,或者設法推遲大戰時間。

  在國民政府內部,以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薛志昌為代表。他認為,中日空軍力量之比尚不足一比三,抗戰準備至少尚須六個月。

  七月份的時候,薛志昌就曾經致函軍政部部長何英臻,主張“和平仍須努力求之“。

  薛志昌甚至還特別緻電楊西山,“請為和平運動“。

  在知識階層中,胡志、姜孟嶺等都主張“忍痛求和“,認為“與其戰敗而求和,不如於大戰發生前為之“。

  為此,胡志兩次面見常凱申。

  上月月底,他向常凱申提出,“外交路線不可斷“。

  一週前,胡志再度面見他常凱申,他向常委員長建議,放棄東三省,承認“滿洲國“,以此解決中日兩國間的一切“懸案“,換取東亞長期和平。

  就在今日下午,胡志再度面見常凱申,要求常凱申在大戰之前作一次最大的和平努力。

  他在面交蔣介石的書面建議中提出:

  近衛內閣是不贊同現在就全面侵華的,所以,是一切都是可以談的,機會不可失。

  此外,胡志指出來日本財政有基本困難,日本內閣也不想打仗。

  第三點是,中央軍是維護國家穩定的基礎,一旦開戰,中央軍很快消耗殆盡,國民政府失去軍事基礎,國家可能解體,如此更加沒有可能抵抗日本了。

  所以,要忍,要和談,可以失去一些地盤和利益,避免打仗。

  無論是薛志昌還是王崇浩,或者是胡志,他們提出的和談方略,都沒有影響到常凱申。

  真正令常凱申動心的還是各國使團提出的設立上海為不設防城市的建議。

  常凱申也許不一定認可這個建議,但是,各國使館的介入,令他看到了國聯介入中日戰爭的希望,這也是國民政府一直以來最大的期待。

  於是乎,就在不到十個小時後即將對日本軍隊發起雷霆一擊的時候,南京統帥部對上海前線軍隊緊急按下了暫停鍵。

  張文柏看著手中的電文,一臉悲憤,最終長長嘆息。

  “命令各部,嚴陣以待,不可懈怠。”張文柏下令說道。

  “是!”

  ……

  陶爾斐斯路。

  這是程千帆為上海特情組安排的秘密據點之一。

  程千帆喬裝打扮,以‘肖先生’的身份和形象出現在這裡:

  留著鬍子,戴著帽子的中年男子形象。

  “彙報一下各部的情況。”程千帆沉聲說道。

  “此人同程千帆二度會面後,沒有去別的地方,依然是去了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豪仔回答說道。

  “弄清楚此人的身份了?”程千帆問道。

  “此人是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武官處三等武官江口英也中尉。”豪仔回答說道。

  第一次來到陶爾斐斯路這個據點,‘面見’肖先生的應懷珍頗為震驚:

  特情組的其他同僚確實是能力不凡啊,僅僅數個小時,便查清楚了同程千帆會面之日本人的身份。

  相比較而言,她這邊卻是有些拉跨了。

  想到今天竟然被程千帆那個混蛋佔了些便宜,自己卻並沒有收集到更多的情報,應懷珍冷著臉,恨得牙癢癢。

  “應總務,你今日同程千帆有過直接接觸,談談你對此事的看法?”程千帆看向應懷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