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心齋 作品

第五十三章 開封教授

連張炳輝也注意到了顧墨白的表現,他問謝春霖,這個顧墨白是什麼人。

謝春霖便跟他講起了顧墨白的身世。十二年前,謝春霖前往豫東參加棋賽,正遇上黃河發大水,災民們流離失所,好不悲慘。謝春霖便拿出獲勝的獎金,設了一個粥棚,賑濟災民。當時他注意到有個小男孩兒總是一個人來盛粥,便問起他的家人。這小孩兒說,他從小無父無母,跟著奶奶長大,奶奶年邁體虛,沒熬過這場天災,只剩下了他一個人討飯度日。謝春霖心生憐憫,便將他帶回了道場,收做弟子,便是顧墨白。一開始,謝春霖對他悉心培養,可顧墨白棋才平庸,一直沒什麼長進,眼看年紀漸長,距離定品還是遙遙無期。謝春霖打算如果他真學不成,就讓他去打理田莊,將來也算有個生計。沒想到,今年他下山時遭遇意外,得了失憶,別的事都不記得,唯獨棋藝大漲,讓人匪夷所思。大賽前,他因在棋館下彩棋,被關了一個月禁閉。可這也沒影響他在定品賽上大放異彩,看來此人的實力已經遠超這個階段了。

張炳輝道:“這真是奇緣哪!以前聽過前朝王積薪、劉仲甫遇仙后棋藝大漲的故事,不想到了今時今日,還有這種事發生。唉!其實哪有那麼多機緣巧合?無非是厚積薄發罷了,到了某個階段,原來積累的本領促成了頓悟,水平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凡夫俗子不解,就附會以各種神話。這位弟子有今日的成績,一方面得益於偶然的外部刺激,另一方面也一定離不開他對圍棋的辛勤付出。我們切不可只看到一面,而忽略了他自身的積累,所謂‘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任何學習都離不開勤能補拙的道理。若不堅定信心,我們身為人師,怎麼能勸勉後學啊!”

謝春霖說:“張大人這番高論,讓老朽折服。想來墨白雖然一直水平不濟,但學棋的熱情很高,或許真像您說的,功夫下到了,早晚有一天會脫胎換骨。”

“是啊,老聽人動不動就把天賦掛在嘴邊上。我常常講,天賦再不濟,只要方法不錯,加上足夠努力,讀書讀到舉人是不難的,下棋下到低品棋士的程度,也是不難的。天賦只決定你讀成蘇東坡,還是讀成張炳輝,可你要是連舉人都考不上,那一定是功夫下得還不夠,用不著怨天尤人。謝掌門,我倒想看看這個顧墨白棋藝究竟是不是獨超眾類,又怕我這點水平看不明白,明天您陪我去賽場走走如何啊?”

謝春霖笑道:“張大人如此熱心,老朽自然願往。”其實謝春霖也想看看顧墨白現在下棋是什麼樣的,正好趁這個機會和張炳輝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