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俊 作品

第377章 流賊的投降

  在二月五日,被總兵左良玉追的狼狽逃竄的張獻忠,也生起了招安投降的心思。

  隨後,張獻忠帶領五萬多流賊進佔谷城,並驅逐了劉國能的士卒。

  之後,張獻忠立即寫信給五省總理熊文燦及監軍太監劉元彬。

  張獻忠在信中言明,本營志在匡亂,已逐闖兵(劉國能的兵馬)遠遁。今欲釋甲歸朝,並不傷害百姓。

  當然,送去投降信的同時,張獻忠還派其義子孫可望,送去了大量的財寶,用以賄賂熊文燦與劉元彬。

  與此同時,張獻忠還裹挾谷城當地的鄉紳耆老,命他們為其具結作保,請求朝廷同意招撫。

  收到大量財寶的熊文燦與劉元彬,當即上奏朝廷,請求同意招撫。

  在二月十日之時,熊文燦未經得朝廷的同意,派監軍道張大經接受了張獻忠的投降。

  作為後世之人的劉博源,很清楚的知道,這張獻忠的投降,絕對是一個詐降而已。

  看來這熊文燦是自找死路了,竟敢未經朝廷的同意,就招撫了張獻忠。

  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

  在關注流賊動向的同時,劉博源也在積極的調動糧食等物資,接應從京師投奔而來的流民。

  自二月一日歸程時帶來了一萬多流民後,幾乎每隔半個月的時間,就有上萬的流民從京師東面而來。

  至二月底之時,威武城五地就已增加了三萬人口。

  眼看著人口在急劇增加,糧食的消耗也在加大。

  於是,劉博源便開始把前河套平原的開發提上日程。

  三月五日。

  劉博源召來了威武軍的主要將領,商議對察哈爾部落的最後進攻,以達到徹底佔領前河套平原的目的。

  參加會議的有趙通、王良、周星星、劉偉等人。(楊勃與高威已換防去海德金營地)

  “諸位,眼看著我們轄地內的人口是越來越多,但可耕種的田地卻是有限。”

  “因此,為了解決現狀問題,本將軍決定,將遷移軍民,去開發富饒的前河套平原!”

  沒有過多的話語,劉博源直接說出今天商議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