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227號命令


                 根據270號命令,那是一紙沉重到如同鐵錠一般的軍事命令——它明確無誤地宣告,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若有哪位指揮官因恐懼而拋下徽章,撕掉軍銜標誌,背棄榮譽逃往後方,或是在敵人面前低頭屈膝投降,他們將被按照最嚴苛的軍法處理,被定性為膽小鬼和逃兵。更為嚴酷的是,他們的家庭成員也將揹負著違背誓言者、叛徒和逃兵的羞恥標籤而被捕。

  那年的寒露時分,無論是軍事實力絕對凌駕的師長,還是高喊著口號指揮戰鬥的政治委員,都被附上了無上的權力和沉重的責任。他們可以毫不留情地將那些在悍不畏死的戰場上誠惶誠恐、缺乏指揮果斷力的營團指揮官撤職,將這些戰場上的懦夫降為普通士兵。而在必要時,甚至可以對喪失戰意的指揮官進行現場執行,而這個職位將由那些在槍林彈雨中表現出無盡勇氣和堅定意志的下級軍官或普通的紅軍戰士接替。

  這個命令的誕生,根植於1941年蘇德戰場上那段蒼茫與絕望的歲月。當時蘇聯紅軍前線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無數赫赫有名的部隊被迫節節敗退,形勢之嚴峻至使得大規模潰敗的陰霾不斷蔓延。紅軍戰士們在絕望的震撼下變得人心惶惶,戰場上哀鴻遍野,不少士兵由於恐懼而選擇了逃亡甚至向法西斯德國投降。

  斯大林,這位被冰冷思維和鋼鐵意志控制的領袖,在法西斯的鐵拳下,簽署了這份無情的第270號命令。即使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此命令之殘酷也讓人心生寒意。它不僅定義了在戰場上的行為準則,更通過對於指揮官和政治工作者及其家庭的嚴酷懲罰,意圖以絕對的權威和鐵血手段來維護整個蘇聯的紀律和戰鬥士氣。

  在那段跌宕起伏、風雲變幻的歷史時刻,蘇聯的前途和命運懸而未決,戰場上的指揮官與政治工作者如若臨陣畏縮,部隊紀律鬆弛,領土的損失與戰敗的後果將無法預測。因此,儘管鐵腕之策殘忍無情,但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這樣的命令或許也確有其出於維持戰鬥力和戰爭機器持續運轉的艱難選擇。

  在歷史的天平上,270號命令無疑是強勢與強硬的化身,同時也成了一把淬了血的雙刃劍。

  270號命令確實立下了鐵的紀律,但在那鉛灰色的天空下,當命令在每個士兵腦海中迴響時,他們並未得到關於如若後撤便會遭遇機槍處決的警告。這份令人肅然起敬的命令,其實大部分都在訓斥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軍官指揮員和政工人員,對於身處戰場最底層、只能依靠本能去戰鬥的基層士兵們,命令中對他們的提及是如此之少,以至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的確,在鋼鐵與火藥編織的恐怖景象之中,普通的士兵靈魂深處的一根弦緊繃至極,可能是因為被胡亂飛舞的炮彈聲音震懾,或者是機枝槍不斷的咆哮讓他們的勇氣消失殆盡,雖心中滿是對生的渴望,卻不敢輕易表露。他們的內心,或許早已被恐懼的陰影攫取,但這個強大的羈絆使他們無法簡單地捨棄榮譽和責任,轉身逃離戰場。

  然而,在部隊中逐級下達命令的過程中,地獄般的混亂和恐慌不應被低估,在戰場的嘈雜和混沌中,命令的精準傳達成了一個相當微妙的問題。手下士兵對於命令的解讀,並不總是精確的,有時是由於害怕,有時是由於誤解,他們中有些人對於指令的理解產生了誤差。

  最為關鍵的,甚至可以說是命運的一刻,便是在1942年7月28日,當斯大林格勒的戰火被點燃之時,270號命令的確立隨即讓替代之後發佈的227號命令在普通士兵心中造成了嚴重的誤解。彼時,“不準後退一步”的命令聲名遠揚、廣為人知,這四字幾乎成為所有蘇聯戰士的生存準則。

  但現實並非如後世某些抹黑電影所演繹的那般荒謬。在幕後,除了因行為不端的指揮官有可能面臨護衛隊的逮捕、審判和最終的槍決外,剩下的士兵並不會被任性地執刑,而是會被送入懲戒營,繼續履行他們的戰鬥義務。小說

  不論戰爭將士兵們推至何種絕境,與民間傳言相反,那刺骨寒風中並沒有督戰隊站在士兵的背後用機槍逼迫他們前行。這一點陳樹生看得極為透徹。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兵知道,真相往往更復雜。他了解指令背後的政治動機,感同身受那些戰士們的絕望和迷茫,因為他冷靜地認識到,這條針對高級指揮層的命令,究其根本,是為了在那殘酷戰爭的歷史轉折點上,重鑄信心、穩定軍心。畢竟,每一個士兵—無論是將軍還是新兵—都是那座正在燃燒的城市裡的一顆關鍵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