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青臺論史

  如果《東流紀實》成為史壇正統,姬升的形象毀於一旦。

  陳更文心再度震動!

  林蘇第一句話告訴他,史料不能斷章取義。

  第二句話告訴他,史料只講翔實,也不行。

  那麼,史家之路,究在何方?

  這是他破入文界最大的障礙,就是他始終無法建立自己的史學觀。

  建立不了自己的史學觀,他就缺少了文界的支柱與框架,他就入不了文界。

  章居正眉頭也收緊了。

  他不是修史的,感觸沒有陳更那麼深。

  但是,他看出了陳更文心已然震盪,到了他們這種層級,文心震盪,是有異感的,綠柳山莊上方的浮雲都起伏不定,這幅異像,他能感受到,章浩然這種到了文路境界的人,能感受到,京城之中,資深大儒也能感受到,但一般人,就無感了……

  “林宗師論史,還真是次次出語驚人!”陳更目光慢慢收回,落在林蘇臉上:“以你之見,如何?”

  林蘇道:“學生並非修史之人,絕不敢妄論,只是一己之見,供大學士參考……以蘇之愚見,史家,首重三點,其一,真假之別,此論上次已與大學士論過,這裡就不再贅述之,其二,即是角度之分……”

  角度是個很奇怪的東西。

  有些事情,從這個角度看過去,是正面的,但換一個角度,卻是負面的,比如說林蘇一開始舉的那個例子,就連開國之君姬升這個雄才大略,整個大蒼毫無爭議的偉大人物,都可以換一個角度,讓人感受到完全不一樣的觀感,更遑論其他人?

  這一點都不奇怪,每個人都是一個矛盾綜合體,每個人都有閃光的一面,也都有其不堪的一面,人如此,史料同樣如此……

  林蘇這一開論,陳更也好,章居正也罷,全都被帶入,林蘇的言語中沒有太多深奧的詞,但是,他的觀點卻是新奇而別緻,而且他的觀點,都有充足的論據加以說明,讓人不得不信服。

  沒有人注意到,他們頭頂,不知何時,青雲隱隱。

  章浩然注意到了,他坐在書房中霍然抬頭,他娘子託著茶壺進來,就看到了丈夫的震動……

  “相公,怎麼了?”

  “聖音隱隱風波下,文作青雲道作臺!”章浩然道:“他們這書房一會,竟然隱隱有青雲道臺之像。”

  “何為青雲道臺?”妻子不懂。

  章浩然道:“文道之中的神奇現象,你不明白的。”

  妻子目光抬起,遙望遠處的高樓:“相公,你要不要過去?”

  “他們那個層級,我還達不到,就在這裡看看吧。”

  妻子心頭微微一跳,在她自己看來,自家相公已是文道頂尖高手了,二十多歲年紀,就已經破入文路,但凡跟她交往的閨蜜,全都羨慕得要死,但是,相公面對那個比自己還小兩歲的人,卻坦言他們那個層級,他達不到。

  而且說這話時,沒有不服氣,倒似乎充滿快慰……

  書房中,林蘇論完了“角度”,話鋒再轉:“角度之變,觀感盡變,然,面對萬千史料,又如何選擇這一角度?需迴歸史家本質,洞察史家真意……”

  史家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這又是一個宏大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