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面 作品

第104章 遺蹟

 其實對衛星的牽引相當簡單,只要發射一顆接近長10公里,重量約一億噸的“牽引飛行器”,這個任務運輸艦便可以勝任而且一艘便可以搞定,靠萬有引力的原理,牽引飛行器接近要被牽引的衛星,並靠反重力系統保持相當近的的距離,跟隨衛星進行同步運行的同時,進行微量的方向改變,避開火星的“鎖孔”區域,進行衛星的不斷牽引,每年大約可以改變1公里的運行軌道,而且可以在衛星上加裝推進器,進行牽引輔助,這樣幾十年後便可將衛星送入預訂軌道。。。

 這種牽引方法同樣被應用於大型小行星隕石上,當有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時,可以發射一顆直徑百米,重量只需要100多噸的牽引器進行牽引,便可改變小行星軌道,讓其偏離地球,避免隕石撞擊的災難發生,而不是像科幻電影那樣派幾個猛的一塌糊塗的勇士,在隕石上辛苦的打孔埋核武器,將隕石炸燬,這樣只會給星球造成更大的災難,隕石被炸燬後的碎片直接由子彈變成散彈覆蓋範圍更廣,造成的破壞會更恐怖。。。

 這種技術在1000多年前的2009年就被研發出來,經過1千多年的應用已經很成熟,但是這種方法相當耗費時間,沒個十幾,幾十年還真沒得搞,而且大量的數據計算讓當時的超級計算機一再不堪重負而死機,現在好了,完成這種工作只是時間問題咯。。。

 而人類對於基因改造倉也作出升級,在保留原有基因改造的基礎上,融合中醫藥固本培元理論,對於人類基因的改造程度已經相當可觀,人類已經免疫大部分疾病,像艾滋病等免疫系統缺陷類疾病已經成為歷史,現如今還沒有徹底解決的只有有限的幾種傳染病,如流感,新冠病毒等,這類疾病其本體毒株的變異實在太快,隨著人類抗體的不斷改善病毒本身也在迅速的不斷適應,人類在基因方面科技樹得到進一步發展前恐怕這類疾病將伴隨人類文明一起強大起來,不過還好,像是感冒,新冠病毒等的發病到自愈也就是7天左右的時間,再此期間對人體影響有限,可能會伴隨發熱,咳嗽,流鼻涕,打噴嚏等不適症狀,這短短的七天病理期對於現如今壽命已達五百多歲的人類而言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同時,對於火星衛星的幾十年牽引週期而言也顯得不是那麼難以等待,對於人類基因科技樹的下一步發展應該是生物機械混體疫苗的研發。。。

 除了基因改造方面,基因改造倉另一方面的升級便是引入現代醫學及化學、生物學、物理學等眾多學科專家組經過兩年攻關研發,成功實現冷凍睡眠模式,並將冷凍時間控制在5分鐘之內,復甦時間控制在10分鐘之內,復甦虛弱時間控制在60分鐘之內,對於五級以上武者可以做到瞬時冬眠與復甦,虛弱期控制在5分鐘之內,“冬眠”是有限生命文明探索宇宙繞不過的一步環節,宇宙的空間尺度太過浩瀚,探索過程以碳基生命的壽命來說只是彈指一揮,在探索過程中無意義的航行沒必要浪費生命時間,飛船的智能計算機完全可以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