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之手 作品

第六十四章 河首之地、武都參狼

 枹罕縣始置於秦朝,當時的治所位於罕羌侯邑,早在殷商被推翻,周朝建立後,將生活在罕幵谷的西羌罕與幵兩部聯盟首領封為罕幵侯,後世稱罕羌侯,其所築大古城就位於罕幵谷口,呈正方形,四面城牆長度都在250米左右。

 第一代罕羌侯死後,其弟繼任,在城東新築小古城,兩城之間僅一牆之隔,由此得名雙城。慕容吐谷渾率部西遷時,至隴西后,就曾在此停留。

 東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即黃巾之亂爆發的同年,枹罕、河關群盜首領宋建,湟中義從胡軍頭北宮伯玉、李文侯等人在涼州聯合先零羌叛亂,脅迫名士邊章、韓遂入夥,並推舉二人為首領,攻殺金城太守陳懿,起兵後連敗夏育、蓋勳、皇甫嵩、董卓、陶謙、張溫、周慎、孫堅等將,一度擁眾至十餘萬。

 其中的宋建就是枹罕人,但他並未同邊章等人以誅殺宦官為名入寇三輔,而是自稱河首平漢王,聚眾於枹罕,割據長達三十年。至於邊章、北宮伯玉與李文侯,都在兩年後被韓遂發動兵變殺死,獨掌軍權。

 河首即黃河之首的意思,古人以為羌人口中的賜支河即黃河源頭,附近的積石山也被認為是《尚書.禹貢》中記載的“導河積石”所在,南朝宋范曄編撰的《後漢書.西羌傳》中就有“濱於賜支,至乎河首”之語。

 河關縣為西漢所置,位於積石山西北,黃河南岸,原屬金城郡,東漢時改屬隴西郡,西晉時廢縣,至晉惠帝時復置,隸屬狄道郡,十六國時再度廢縣。《水經.河水注》引用《漢書.地理志》記載“漢宣帝神爵二年,置河關縣,蓋取黃河之關塞也。”

 東漢獻帝建安十九年(214年),魏公曹操麾下大將夏侯淵接到撫夷將軍姜敘的求援,自長安出兵,以張郃督步騎五千走陳倉為先鋒,自押糧草銜尾進發。

 此次出征,夏侯淵吸取前次救援涼州刺史韋康不及,與馬超交戰不利撤還的教訓,為免延誤戰機,短暫軍議後,開春自陳倉抄近路迅速出兵。

 張郃先至略陽郡,在臨渭以南擊敗馬超,夏侯淵到後,再迫退駐兵於顯親縣的韓遂,又避開興國城壘,進逼長離川畔諸羌營屯,一路燒殺擄掠,迫使韓遂軍中羌兵因憂心家小而動搖,不得不趕來救援。

 兩軍於是野戰,韓遂軍大敗,夏侯淵隨即回師,於略陽縣稍作休整,隨即乘勝圍攻興國城,興國氐王阿貴被攻滅,百頃氐王楊千萬逃走依附馬超。

 姜敘表字伯奕,天水冀縣人,其族弟姜囧,表字仲奕,曾為郡中功曹,姜囧之子就是三國演義中的天水麒麟兒姜維。

 姜敘的表弟楊阜時為涼州別駕,韋端、韋康父子先後任涼州牧、涼州刺史,對楊阜有知遇之恩。

 其時,涼州治所在冀縣,被馬超圍攻八個月,韋康因援軍不至,為保全百姓開城投降,事後馬超毀約,命楊昂殺害韋康,涼州士民為此憤慨,姜敘、楊阜、趙衢、梁寬、趙昂、尹奉、龐恭等故吏暗中聯絡為韋康復仇,抵抗、驅逐馬超。

 姜敘起兵反抗馬超前,駐守歷城,於滷城起兵後,馬超急攻不克,轉去歷城,抓到並殺死姜敘母親。這個歷城,南距仇池約一百二十里,北距滷城約百里,城南十餘里有建威城,諸葛亮第三次北伐時的建威之戰就發生在此處。淝水之戰後,苻堅遇弒,他的女婿楊定,率族人部曲逃到隴右,以歷城為治,後來改作建安城,城南有建安川向東流經,也稱漾水。

 趙昂之妻即王異,夫妻二人堅守祁山三十天,九出奇計,終得夏侯淵來援解圍。

 姜敘起兵的滷城,即春秋時的秦國都邑西垂,亦名西犬丘、西城,秦昭襄王時置為西縣,西漢屬隴西郡,東漢屬漢陽郡,西晉改作始昌縣,位於西漢水北岸,冀縣以南,仇池以北。

 滷城東北距上邽約九十里,西南約三十里即祁山,諸葛亮北伐時曾在此築營壘,西漢、東漢時都在滷城設有鹽官,流經附近的西漢水也被稱作鹽官河。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退兵時,張郃奉司馬懿之命,追擊至木門谷膝蓋中箭陣亡,俗稱峽門的木門道就在滷城以北,相距約八十里。

 興國城為東漢初平年間(190-193年),略陽氐帥阿貴所築,取振興家國之意,位於略陽川河畔,西面距離略陽城約二、三十里,其所部萬餘人,因此也被稱作興國氐。略陽城即西漢天水郡街泉縣故城,東漢時廢街泉,改置為略陽。

 而十六國西秦時所置的興國郡,治所則是在疊蘭城,位於枹罕以東,狄道以西。疊蘭城東北約五十里,為西漢所置大夏縣故城,前涼所置大夏郡治所。

 顯親縣原是東漢顯親侯竇友的封國,由成紀縣劃地所置,其子竇固死後國除,縣制卻保存下來,西晉時改稱顯新,十六國時複名顯親,治所位於略陽縣以西,冀縣東北,臨渭西北。竇友兄長竇融的曾孫,即領兵大破北匈奴,勒石燕然的竇憲。

 夏侯淵攻克興國城後,又率軍北上安定郡舊治高平,擊潰當地的屠各匈奴,抄掠糧谷牛馬。同年(214年)十月秋末,曹操傳令討伐宋建,夏侯淵率張郃、張既等將自興國城出兵,僅月餘就攻克枹罕,隨即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