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之手 作品

第五十七章 義士過往、改值宮苑

呂隆自洛陽回到長安時,正值開耕,沿途農人頂著初春的寒冷,身著短褐躬身忙碌。為了禦寒且遮擋霧水,外罩一件苧麻、茅草又或蒲草編制的襏襫,即蓑衣,而定居、漢化不久的胡人,以及從燕代、河套、雍涼等地邊郡徙入的胡化漢人,則是一年四季穿羊皮袍襖。

這些人大多是自耕農,經過王猛在前秦推行打擊豪強、剿除盜匪、革新吏治等措施後,除了沿襲魏晉成例的賦稅和徭役外,所餘收穫尚能自足,相比依附於塢堡豪強的佃農,生活要寬裕一些。

即便如此,一件麻襦對於民戶來說,已是值得珍視的家庭財產,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年代,所有需要耗費勞力的產物,在平民眼中都算得上貴重物品。

而苻堅繼位以來,對農業極為重視,因地制宜廣置軍屯,為在關中恢復生產,每年孟春正月都親自躬耕籍田行祈年之禮,更下令表彰努力營田的官吏、平民。

可關中的鄉望土豪並不甘心失去對附從人口的控制,自前秦立國時起,就一直進行著抵制,對於賦稅勞役也不怎麼配合,至苻堅一統北方,三輔境內仍有不少豪望據壘自固。

桓溫第一次北伐駐兵灞上,源於張遇、劉晃謀刺苻健,並與關中大族串聯反秦,向東晉請兵。桓溫出於保存實力,遷延不進,坐失戰機,導致功敗垂成,撤兵時,參與起兵反秦的霸城豪族呼延毒率眾萬餘隨其南下歸晉。

桓溫撤兵時,苻萇一路追擊到武關,才被殿後的猛將鄧遐逼退,隨晉軍南走的關中豪族部曲有跑掉的,自然也有沒跑掉的。

其時有一少年名喚呼延平,被俘時因前秦急缺人力在關中恢復生產,並未遭到株連清算,只被編入中兵所屬的營戶了事。

二十年後,因為魚羊食人事件,關中胡漢各族與燕地徙來的鮮卑人發生激烈衝突,此時的呼延平已到中年,雖出自關中大族,在鄉間沒有勢力,在朝中沒有靠山,於是被推出來平息風波,判處死罪。

早在滅前燕後不久,苻堅分別委派前燕宗室出任遠郡守相,其中以慕容納為廣武太守,慕容德為張掖太守,由於所治尚為前涼轄境,因此並沒有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