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之手 作品

第四十三章 夢幻泡影、西府之兵

“阿衝!”

與慕容衝相熟者,皆以其小字鳳皇相稱,唯有苻桐一人例外,呂隆的身影讓她陷入記憶,數日裡腦海中流連的都是與慕容衝初識的情形,甚至到了夜有所夢的地步,常常是呼喚出口,才驚覺是夢幻虛妄。

而在當日宴上,苻同成因為小妹的婚事,對慕容衝心存怨氣,卻也不敢多飲,以免當眾失態,於是落在旁人眼中,就是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位次在苻同成側近的人,卻是滅代國後,在朝中日漸受到重用的慕容暐,他好歹也曾是一國之君,亡國入臣以來,在朝野屢遭排擠,也有一腔怨憤,卻不敢在人前流露分毫,面上時刻維持笑臉。

宴席過後不久,苻堅就將宮人遼東公孫氏賜予劉庫仁為妻,以其討逆、揚威之功遷為振威將軍,厚贈財貨,禮遇與苻姓公侯等同。

劉庫仁在盛樂已經有妻子,可在當時,雙方卻都默契的沒有提起,苻堅意在混一天下,需要北疆無事,而劉庫仁通過遠逐劉衛辰、內徙庫狄部,迅速整合各部又主動朝覲,已經擺出了足夠的籌碼和態度,再者他也需要前秦的支持,以震懾代國內部仍不服順的部落,穩固自身統治。

振威將軍一職,雖居上品,位高秩重,卻仍是雜號散官,東漢末,劉備入蜀,後與益州牧劉璋反目,出兵圍困成都,劉璋主動開城出降,劉備將其遷往南郡公安,奉還振威將軍印綬,以及成都宅邸的財物。

拋開這些虛名,劉庫仁雖在逐走劉衛辰後,名義上執掌代國,在前秦的爵位卻只是一個虛而無實的關內侯,這就可以看出苻堅對他在名位上的限制。

就拿劉衛辰來說,五公之亂時,他夥同曹轂叛秦,敗逃後被俘,苻堅下令將其放歸,都虛封了個夏陽公。

之所以有這樣的對比,只能說是苻堅霸主之勢已成,在收買人心這一點上,已經不再像早年間那麼慷慨和迫切了,尤其是在奪取襄陽後,更是因處死降將、譏諷名士,大壞此前千金市骨的形象。

同年夏末,劉庫仁入朝後不到兩個月,剛完成一系列婚嫁禮儀,迎娶公孫榮入賜第,東晉荊州鎮將桓豁病故的消息就傳至長安,前秦國都的氣氛肉眼可見的緊張起來。

時值末伏,感於戰機難得,苻堅再度下詔,催促胞弟苻融還朝錄尚書事,同時從蒲阪調庶長子苻丕率軍入都守尚書令,另以尚書慕容暐、京兆尹慕容垂、武衛將軍苟萇、揚武將軍姚萇輔佐、配合,徵拔包括燕地鮮卑徙民在內的關中各郡府兵陸續開往荊北,又遣黃門郎石越入洛,集結苻重麾下精銳,往魯陽關待命。

洛陽,呂光府邸。

“許久未見,大兄近時可還安好?”

自郡府面見苻洛述命完畢,石越就來到姊丈私第,一番洗沐休整,結束議事下值的呂光也正好歸家,只因其身旁還有一人同行,他只得壓下心思暫作寒暄。

“元度無需見外,此亦吾家姻表,州中別駕、弘農楊文度,月前已為永緒聘定楊氏女郎。”

呂光止住出迎見禮的內弟石越,雙手分別把著石、楊二人手臂,簡單做了介紹,來到正堂落座,郎舅久未相見,說起長安家事一時間喜笑顏開。

三年前,執掌宮禁宿衛的太尉李威故去,同年歲末,宮中就發生了魚羊食人一事,朝野局勢波瀾詭譎,主持長安呂宅的呂德世,為免好與公侯交遊的侄子呂纂惹禍,就將其誆到了洛陽,呂光對這個庶長子十分看重,為其取表字為永緒。

如今,呂纂已年滿二十,正式加冠元服,呂光又為之與弘農楊氏議定婚約,將其交在擔任豫州別駕的準岳父楊桓手下歷練。

弘農楊氏自兩漢時起就是世代名門,東漢末年,更是與汝南袁氏並稱四世三公的大族,但西晉末年,惠帝皇后賈南風聯合楚王司馬瑋發動政變,誅殺以外戚身份專權的三楊,即楊駿、楊珧、楊濟兄弟三人,並夷滅三族,楊氏經此一劫權勢大衰。

自前秦滅前仇池國,至奪取梁、益二州,東晉方面屢戰屢敗的前任梁州刺史楊亮就出自弘農楊氏,其高祖父就是被曹操所殺的丞相主簿楊修。

桓豁故去後,桓衝接掌荊州,因前秦勢大,他從北岸的江陵移鎮至南岸的上明,同時將楊亮從西城招來擔任諮議參軍。

西城是魏興郡治所,三國曹魏時,曹丕取曹魏興盛之意,改西城郡為魏興郡,隸屬荊州,仍治西城縣,西晉時郡治雖屢有變更,但永嘉之後又移還西城。

楊亮早先從屬於姚襄,姚襄敗於桓溫之手後,他就順勢投靠,雖是出身弘農楊氏這樣的名門,可是既不屬於東海王司馬越一系僚屬,也沒有趕上南渡的第一波次,自然是沒能吃到輔佐司馬睿建立東晉的紅利,再加上此前依附胡族的經歷,因此無論南方本土士族,還是南渡士族,都對較晚南渡的這支弘農楊氏十分排擠。

而為了改善這種處境,從援救仇池,到據守漢中,再到退據磬險、西城,從主動出擊到退守孤城,楊亮以三個兒子楊廣、楊佺期、楊思平為將,本部兵馬不足,就召集巴獠土兵,可還是節節敗退。

憑藉這股拼勁,楊亮父子在東晉好歹掙得立錐之地,卻忽略了前秦治下留在弘農的族人處境,楊桓就沒有河東薛氏那般的家族武力作為底氣,只能選擇接受徵召,入仕前秦以保全家族,為此更放下名門身段,與半胡化的軍事貴族呂氏聯姻。

自呂婆樓死後,呂光雖屢次立下功勳,卻一直未能進入中兵任職,呂氏因此一副勢頭漸衰的樣子,楊桓絕不會料到,他與呂氏聯姻的決定,卻是在價位最低的時候,投資了即將反彈的潛力股。

襄陽失陷時,因桓衝坐擁大軍七萬餘眾,卻在上明逡巡不進,於是朝中派左衛將軍張玄之入其幕府,以諮謀軍事的名義監軍督兵,桓衝這才一邊繼續找藉口繼續拖延,一邊表舉楊亮復任梁州刺史應付了事,趁前秦內部發生叛亂,遣楊氏父子率軍進屯巴郡伐蜀。

桓衝赴荊州之前,司馬曜、謝安先後為他送行,可他一到荊州,就以當地旱澇交替發生饑荒為由,向建康索要軍糧三十萬斛,事後,坐視襄陽失陷,朝廷問責,他又上疏以解職要挾。

桓衝常年追隨長兄桓溫,性情深受影響,可以說將桓溫後半生的謹小慎微學了個十足。

早年的桓溫,尚有博徒孤注一擲的熱血上湧之舉,伐蜀攻滅成漢時,他聽取謀主袁喬建議,孤軍深入、直取成都,此後固步自封,再無開拓進取的銳意、決斷,三次北伐都是瞻前顧後導致功敗垂成,繼袁喬故去後成為桓溫第二任謀主的習鑿齒,不惜自汙也要離開其幕府,就有早早看透這一點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