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之手 作品

第三十八章 縱橫平陽、爭相聘問

而在平陽及其周邊,因慕容衝打破了當地世家對周邊商業活動的壟斷,平民百姓也獲利良多。

郡治平陽縣西臨汾水,北面、上游是楊縣,也叫楊氏縣,得名於西周楊侯國,南面、下游分別是襄陵、汾城、新絳、曲沃,襄陵得名於晉襄公陵墓,汾城南部至新絳,就是軹關陘西側隘口。

新絳往東是曲沃、故絳、翼城,曲沃南面是絳邑,絳邑南臨涑水,西面、下游是聞喜,越過涑水向南就是垣縣。

涑水在聞喜流向西南匯入黃河,聞喜南面就是安邑,安邑向西就是解縣、蒲阪,涑水在蒲阪以東十里形成張揚澤,冬夏積水,湖波淼淼,時有盈耗。

安邑是河東郡治所,北部有禹王城,也稱古安邑,春秋戰國時為韓、趙、魏三家分晉後的魏國國都。

河東鹽池也稱解池,傳說是蚩尤戰敗被殺,身首肢解異處,流血化作鹽滷,又因夏禹在此定都,解鹽也被稱作大夏之鹽。

自管仲在齊國提出官山海政策,由國家對鹽和鐵實行專賣,齊國迅速累積財富,為齊桓公成就霸業奠定基石,因此自管仲之後,歷朝歷代對鹽課都極為重視。

封建時代,山海之利,鹽鐵居首,官府壟斷經營,寓稅於價,徵稅的同時又讓百姓感覺不到徵稅,避免了直接徵稅引發的民怨,是非常高明的財政方式。

西漢之初,為休養生息,開放鹽鐵,放任民營,因此許多商人因經營鹽鐵而富比王侯。漢武帝時,以桑弘羊實行“籠鹽鐵”,不光鹽鐵經營收歸官府,酒也列入其中。

漢昭帝時,因鹽鐵官營制度引發廣泛的不滿,在霍光主持下,各地推舉儒生,與朝廷官員圍繞鹽鐵官營存廢問題進行大辯論,史稱鹽鐵之議,在長約半年的討論後,罷除了酒類專賣和部分地區的鐵官。

東漢時取消鹽鐵專賣,改行徵稅制,三國、兩晉恢復專賣,前秦在苻健時,開放關市吸引遠方商旅,苻堅引用王猛改革後,則實行國家專賣。

可是在崤函以西,弘農、河東,乃至三輔,司隸校尉部監察範圍,諸多豪強據險自固,與前秦的統治若即若離。

蒲津渡下游,涑水過蒲阪匯入黃河,上游是汾水在皮氏匯入黃河,皮氏對岸是韓原龍門,舊稱少梁的夏陽,涑水、汾水之間是汾陰、猗氏、稷山、聞喜。

稷山得名自稷王山,相傳上古時後稷在此出生,後來又在當地山中教導民眾稼穡。

皮氏向北就是北屈、蒲子,蒲子春秋時為蒲邑,得名於曾隱居蒲子山的堯王帝師蒲伊子,三縣都屬平陽郡,壺口就在北屈境內。

三晉有表裡山河為屏,而平陽郡倚霍太、呂梁二山,內居汾水之畔,於中段把控上下,西臨黃河,東瀕沁水,交通雍、並,素稱重鎮。

王猛執政實行革新後,前秦實行鹽鐵專營,平陽豪望卻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河東大姓,雖多有南渡,但也分出族人留居鄉梓,除了築塢壁自守,拒不接受徵召,也憑藉武力組織行商,把持鹽利又用以維持部曲。

苻堅向來仁慈,在長安打壓豪強、勳戚也只是對內,對這些態度模稜兩可的漢人世家,則向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慕容衝與之作對,可以說是做了苻堅想做卻不能做的事。

平陽郡為司隸校尉部所轄,司隸校尉不管郡中行政,卻有監察內外之權,慕容衝的舉措,苻堅也不是毫無所聞,但通過司隸校尉部屬吏的監察參與,他只是覺得種種變化仍在掌握。

慕容衝以段隨主政下的平陽,表面與苻堅的寬簡之政相合,實際上卻將王猛所推行的法治盡數更易,從向長安負責,改為依附於平陽郡府,或者說是慕容衝私人。

簡單來說,同樣是推廣儒學,倚仗世家,來維護統治,王猛在世時是作為工具來利用,並以薦舉賞罰、選官標準加以限制。而失去王猛輔佐後,苻堅如同手足受制,反被工具操縱,雖廢除胡漢分治,卻不能彌合矛盾,一味的寬仁而不立威,又或者說他一廂情願的認為,憑藉統一北方的聲威就足夠使國中各方勢力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