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老魚 作品

第760章 羅娑斯洲

“到了,前面就是羅娑斯!”

高大的船頭上,一個年輕人指著前方海面盡頭的一條黑線,赫然是一片廣闊的大陸。

“真的到了?”

“太好了!”

“老天保佑,終於讓我們順利抵達了!”

……

船上的人看到遠處的陸地,也全都激動的大叫起來,不少人甚至跪倒在船頭,雙手合什感謝上天的保佑。

“大家準備一下,等到了北望港,大家就可以下船吃頓好的,美美的睡上一覺,休息幾天再乘船出發,十天之後就能抵達我們要去的地方了!”

船頭的年輕人這時向船上的眾人高聲宣佈道,這也引得船上的人一陣歡呼。

看著這些激動的人,年輕人也是微微一笑。

只見這個年輕人身材高大,膚色黝黑,身上穿著粗布短衫,就算認識他的人,猛然間見到他,恐怕都不敢相信,眼前這個年輕人竟然是大漢皇帝朱高煦的二兒子朱瞻圻。

相比於朱瞻壑,朱瞻圻的性格更加叛逆,哪怕他搞清楚了母親並不是死於朱高煦之手,但依然和朱高煦相處不來,也不願意去天竺定居。

所以這些年朱瞻圻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乘船在南洋一帶遊蕩,幾年前更是與兩個朋友率領船隊,通過南洋抵達了澳洲,不過朱瞻圻更願意稱澳洲為羅娑斯。

羅娑斯這個名字,出自元朝人汪大淵寫的《島夷志略》,這本書以汪大淵自己年輕時出海後的所見所聞編纂成書,書中記錄了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南洋的各個島嶼,以及西洋的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都赫然在列。

甚至連澳洲也出現在《島夷志略》上,只是汪大淵稱澳洲為羅娑斯,與爪哇相鄰,泉州的一些商人和水手,則喜歡稱羅娑斯為絕島,因為他們認為羅娑斯是世界的最南端,再加上羅娑斯大部分都不適合人類生存,是一片絕望之地,因此才有了絕島之稱。

朱瞻圻在抵達澳洲後,按照自己的喜好,將澳洲改名為羅娑斯,並且還在這裡建立了幾個定居點,然後悄悄從大明遷移了一些人口來到這裡,擴大定居點的範圍,現在整個羅娑斯洲,已經擁有上萬漢人了。

這次朱瞻圻又從大明接來約有上千的移民,別看大明現在十分強盛,但再強大的國家,內部也會有貧富不均,再加上一些天災人禍,更容易讓一些百姓流離失所。

比如朱瞻圻這次遷來的百姓,就是江淅一帶遷來的。

按說江淅是大明的魚米之鄉,屬於大明最富裕的一片區域,這裡的百姓應該生活無憂,至少溫飽可以保證才對。

但事實上,江淅富裕,並不意味著民間富裕,反而因為這片富裕之地,導致人口大增,人均土地面積越來越小。

更可恨的是,一些大地主兼併土地,導致越來越多的農戶失去土地,只能成為地主家的佃戶,一年忙死忙活,年末一交租子,剩下的那點糧食根本無法保證溫飽,如果再遇到一場天災人禍,這些佃戶可就更慘了。

比如朱瞻圻船隊中的這一千移民,幾乎全都是太湖邊的百姓,去年太湖雨水太多,導致田地被淹,許多百姓顆粒無收,進行救災的糧食又遲遲不到,於是這些災民也只能自尋出問。

幸好現在開海了,就算在大明活不下去,總還有出海這一條路,當然了,絕大部分人都更願意去大漢,這都快成為大明災民的傳統了。

但朱瞻圻還是憑著自己的能力,說服了上千人跟隨他來到羅娑斯,前面就是北望港,因為這裡是羅娑斯的最北端,也是距離大明故土最近的地方,許多思鄉的人只能站在港口向北方遙望。

很快這支船隊就來到了北望港,這裡說是港口,其實就是個簡易的定居點,在海邊利用地形,簡單的建造了一個不大的碼頭,勉強讓船隻停靠。

不過船隊上的人經過幾個月的航行,對陸地早就十分的渴望,因此在上岸之後,所有人都感到一種由衷的喜悅。

“參見殿下!”

港口上也立刻有一箇中年人上前,激動的向朱瞻圻行禮道。

“不必多禮,張兄和陳兄那邊怎麼樣?”

朱瞻圻扶住對方,隨口問道。

這個中年人名叫汪海,以前是個商人,後來因得罪了人,一家人走投無路差點跳海,最後被朱瞻圻所救,於是他也死心塌地的跟隨在朱瞻圻身邊,為他鞍前馬後,現在負責掌管著北望港。

“啟稟殿下,前段時間張公子從東邊來了一趟,接收了一批物資就又回去了。”

汪海立刻回答道。

朱瞻圻有兩個志趣相投的好友,一個是張昌,他是張忠的堂弟,另一個叫陳寧,是泰寧侯陳珪的孫子,他們兩人也跟著朱瞻圻來到羅娑斯洲,成為他的左膀右臂。

“港口最近有沒有什麼事情發生?”

朱瞻圻點了點頭,隨後再次問道。

羅娑斯可不是很太平,雖然這裡的土人不多,而且大都集中在東部,但南洋一帶卻有不少的海盜,當初勢力大的海盜都被大明和大漢的海軍清剿的差不多了,但還有不少小股的海盜四處流竄。

比如北望港這裡,去年就曾經有海盜想要上岸搶掠,幸好被朱瞻圻手下的人打退了。

“殿下放心,我們北望港的人也不是吃素的,自從去年一戰,已經打出了威名,一般的海盜根本不敢來咱們這裡。”

汪海說到這裡頓了一下,似乎想到一件事,於是再次稟報道。

“不過上次張公子來的時候,倒是說東邊發生了一件怪事,他也拿不定主意,所以想等殿下前去處置。”

“怪事?什麼怪事?”

朱瞻圻聞言一愣,當即追問道。

北望港這裡只是個小據點,除了這裡外,周圍的其它地方根本不適合居住,所以他們的居住點大都在羅娑斯的東部沿海,那裡不但土地肥沃、氣候也十分宜人,十分適合耕種,這些信息還是朱瞻壑當初告訴他的。

而張昌和陳寧兩人,就一直負責管理東部的居住點,那裡也是朱瞻圻的大本營,所以當他聽到東邊有事發生時,他也十分擔心。

“據張公子說,好像是他們抓了一夥倭人,但這夥倭人並不是倭寇,來歷挺奇怪的,其它的張公子也沒有多說,屬下也不敢多問。”

汪海再次回答道。

“不是倭寇的倭人?”

朱瞻圻聞言也露出好奇之色,倭人他見過,但大都是倭寇,現在倭國被他三叔朱高燧掌管,雖然名義上歸大明,但其實朱高燧在倭國擁有相當大的權力。

“難道是我那位三叔聽說了我的事,所以派人聯繫我?可也不對啊,他若聯繫我,完全可以派別人,為何偏偏派倭人來?”

朱瞻圻暗自猜測道,怎麼想都覺得這事十分的蹊蹺。

不過現在光是亂猜也沒用,所以朱瞻圻只好暫時把這件事拋之腦後,準備在北望港好好的休息一下,然後再打起精神趕往東邊,只要見到張昌等人,就明白那些倭人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本來朱瞻圻打算

這條船是朱瞻壑派來的,船上的人給朱瞻圻送信,說是朱瞻壑給他準備了一樣禮物,就在後面,估計幾天後就能抵達。

得知大哥特意派人給自己送來禮物,這讓朱瞻圻也十分高興,於是他就改變了行程,打算等幾天接收到大哥的禮物再出發。

說起來朱瞻圻雖然沒有呆在大漢,但他和朱瞻壑卻一直保持著緊密的聯繫,甚至他來羅娑斯這件事,也是經過朱瞻壑同意的,而他在這裡的

所以朱瞻圻和朱瞻壑雖然不能經常見面,但兄弟二人的感情卻依然很深,書信往來更是沒停過。

朱瞻圻並沒有等太久,就在他接到消息的

剛開始朱瞻圻還以為是這條船著火了,所以要來港口求救,甚至他都準備下令讓人準備救援了。

卻沒想到隨著船隻的鄰近,朱瞻圻忽然發現這條船竟然沒有船帆,但卻速度奇快,遠不是一般的船隻可比。

“等等!這該不會是……大哥在信裡提到過的蒸汽船吧?”

朱瞻圻猛然間想到,朱瞻壑曾經在信裡提到過,大漢那邊發明了一種蒸汽船,不用風帆速度奇快,與眼前的這條怪船十分吻合。

事實上朱瞻圻猜的沒錯,這條船就是一條蒸汽船,也是朱瞻壑送給他的禮物,這種明輪蒸汽船已經開始批量生產,雖然有很大的缺陷,但因為速度奇快,因此也有很大的用途,至少可以用於傳遞消息。

有了好東西,朱瞻壑也沒忘了朱瞻圻這個弟弟,因此特意派人給對方送來一艘,朱瞻圻身處羅娑斯,這條船絕對有大用。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