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老魚 作品

第七十六章 武臣入閣

 “閣臣是幫皇帝處理政務的,自然要挑選文官入閣,怎麼可能讓武臣入閣?”

 朱高熾臉紅脖子粗的向朱瞻壑爭辯道。

 “武臣怎麼了,一國之君,文武並重才是長久之道!”

 朱瞻壑也是絲毫不讓,大聲駁斥道。

 內閣可不僅僅只管行政,軍國大事也同樣要處理,這時就需要武臣給出更加專業的建議,而不是讓不通軍事的文臣去瞎搞。

 朱棣要改革內閣,第一步就是要廢除現有的內閣,然後再設立一個似無實有的內閣,至少從大明的行政機構來看,根本沒有內閣這個機構。

 而接下來就是對內閣人員的挑選,朱高熾堅持內閣只是個行政機構,自然只能挑選文官入閣,但朱瞻壑卻堅持文武並重,因此兩人也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說起來這還是他們兩人認識以來,第一次因政見不同發生這麼大的矛盾。

 “以文御武本就是傳統,若是讓武臣入閣,那成何體統?”

 朱高熾再次激動的道。

 “屁個傳統,大唐強盛時,從來就沒有什麼以文御武,李靖是武將,可也官拜尚書右僕射,與房玄齡並稱宰相,長孫無忌是文臣,可人家照樣能率兵擊退突厥大軍,那時文武間根本沒有什麼明顯的界線。”

 朱瞻壑說到這裡喘了口粗氣,隨即一臉鄙夷的道。

 “要說傳統,那不過是宋朝才立下的規矩,結果呢,終宋一朝,打不過北遼也就罷了,竟然連一個小小的西夏,都能壓著他們打,最後連皇帝都被女真人捉去跳舞了,好不容易南宋出了個嶽武穆,卻又以‘莫須有’之罪誅殺,最終亡國更是活該!”

 “你……”

 朱高熾被朱瞻壑懟的啞口無言,一時不知該怎麼反駁?

 “大伯,我今天說話可能有點難聽,但您信不信,若是讓文官把持內閣,百年之後,我大明軍政將敗壞殆盡,就算空有數十萬大軍,面對敵人也將形同虛設!”

 朱瞻壑這時也感覺自己的語氣有些激烈,於是冷靜了一下這才苦口婆心的勸道。

 這可不是朱瞻壑危言聳聽,歷史上土木堡之敗後,明朝勳貴死傷慘重,朝政也徹底被文官把持,武將的地位一落千丈,連帶著就是整個軍事方面的敗壞。

 等到了嘉靖年間,幾十名倭寇竟然可以在南方攻城掠地,甚至打到南京城下。

 要知道整個南方几乎有十幾萬駐軍,光是南京城就有上萬軍隊,可這些軍隊面對幾十名倭寇,竟然無人願意出戰,可見當時的軍政敗壞到何種地步?

 最後崇禎亡國時,對外無法抵禦小小的女真人,對內無法剿滅各地的流寇反賊,根源也是軍政敗壞所致。

 朱高熾喘了幾口粗氣,最後還是搖了搖頭道:“我不管你怎麼說,但我依然堅持我的看法,武臣只需要聽從朝廷的指揮即可,絕不可參與政務!”

 “那看來我們誰也說服不了誰,只能將各自的意見寫下來,交給皇爺爺裁決了!”

 朱瞻壑雙手一攤不再爭辯。

 朱高熾點頭,於是兩人各自柄筆,將自己的想法寫成奏本,然後由朱瞻壑帶走,來到武英殿面見朱棣。

 朱棣看過兩人的奏本後,閉上眼睛沉思良久,最後這才睜開眼睛道:“瞻壑你為何覺得武臣必須入閣?”

 “軍隊是一國之根基,萬千將士捨生忘死,必須有人為他們在朝堂上發聲!”

 朱瞻壑十分簡短的回答道。

 有些話其實不用說的太多,朱棣本來就是武將出身,他肯定比朱瞻壑更能理解。

 “說的不錯,你大伯其它方面都好,就是對軍隊這方面不太重視,有時我真希望他能和你爹互補一下!”

 朱棣嘆了口氣,說著拿起朱高熾的奏本,隨手扔到了旁邊的火盆裡。

 “皇爺爺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