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 作品

第441章 秘密實在太多了!

朱國祚忍不住說:“在翰林院裡稱坐館,未免過分了。”

王四閣老聞言嘆道:“此子刁鑽!”

最後對許國說:“林九元的原話就是,一定要先徵求你的諒解,還望新安兄高抬貴手啊。”

“所以這裡的坐館之義,並非是民間住家教書西席。在蘇州社團的語境中,坐館單指林九元,或許是林九元本人喜歡這個稱呼。”

吏部眾人從翰林院出來,不敢耽誤時間,顧憲成直接去了皇城內,聯繫內閣裡的四輔王家屏。

朱國祚繼續質疑說:“譬如民間有茶博士、太醫、郎中、待詔等叫法,坐館這種稱呼在民間也就罷了,但在翰林院裡面還敢叫坐館,就有點不合適了。”

畢竟申大、許二、王三等其他三個閣老,都已經跟清流勢力仇敵關係了。

本來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但如果要惹來麻煩,那就沒必要了。

林泰來心裡瞭然,飄然離去。

當晚林修撰來到許閣老府邸,拜訪敬愛的老座師,當然順帶著探聽一下動向。

所以他對這些蘇州新興黑話有所瞭解,仔細向朱國祚科普了一番。

選庶吉士叫館選,連修撰、編修等職務名稱,都是從史館傳承下來的。

在大部分外人看來,許國不去拉攏林泰來這個實力派新秀大弟子,實屬智障操作。

許國瞥了眼門客,忽然問道:“你以為,申吳門為人如何?”

門客答道:“聽說首輔為人寬厚,平易近人,不拘小節。”

“呵呵。”許國莫名的笑了兩聲,“如果不觸犯到他的核心利益,他為人確實是這樣的。哪怕你對稍有頂撞,他也不會在意,很有風度。

但若有人侵犯了申吳門心裡劃下的那道線,他就會毫不猶豫的反擊,這些年被他貶斥的官員還少了?

林九元對申吳門而言,就是最重要的利益之一。

你信不信,如果我去拉攏林九元,那我在內閣就坐不安生了!”

說起這個許閣老就很鬱悶,外面那些鍵政黨不明內情,就會各種胡亂猜測和嘲笑。

他天天接觸申首輔,又一起處理各種機務,不知道見過多少次申首輔幫林泰來善後。

這麼說吧,林泰來在蘇州時就是首輔最大的白手套,為了首輔連知府和巡撫都“殺”過!

白手套渾身都是秘密和把柄,一個次輔去拉攏這種級別的首輔白手套,那首輔心裡能放心嗎?

別看林泰來和山東老王家結親,那也是因為山東老王沒多少入閣希望。

假如山東老王有資格入閣,或者在會推名單裡,申首輔會毫不猶豫的想辦法把他刷下去。

比如奠定今日內閣格局的萬曆十二年那次會推,當時內閣只有申時行和他許國,需要進行增補。

而候選人名單上第一是吏部楊巍,第二是禮部沈鯉,第三是還在老家的王錫爵。

但申時行在皇帝面前想盡辦法,把自己人楊巍和死對頭沈鯉都刷了下去,讓候選名單上排第三的王錫爵入閣,成為三輔。

可笑王錫爵至今還在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是眾望所歸,動不動有點小矜持。

而當時排名第一的吏部尚書楊巍,明明是申時行黨羽,但仍然被申時行拒絕入閣。

這就是申首輔人畜無害老實人表面之下的手段,想到這裡,親眼目睹過很多事情的許閣老不禁嘆口氣。

內閣中樞總握機要,各種秘密實在太多了,外人根本看不透,就會瞎幾把猜測!

又到次日,翰林院狀元廳裡喜氣洋洋,手持五福的人開始來領獎。

地位高的有“自由選官”大獎,地位低的則有“入學國子監”小獎。

當然這個“自由選官”基本只涵蓋府州縣這個範圍,這是吏部自己能做主的範圍。

像督撫這種封疆大吏,吏部自己也無法完全做主,真給不了“自由選官”待遇。

但即使這樣,“自由選官”也是很硬的大獎了,絕對的官場硬通貨,已經超出了集齊五福之人對獎品的心理預期。

經過直接接觸後,林修撰估摸著,能收五六個官場下線。

這些下線的共同特點是出身貧寒,沒多少過硬人脈,很願意加入林氏關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