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 作品

第329章 木秀於林

他還是保持著在木瀆鎮和橫塘鎮之間來回流竄,每邊輪流睡一晚的節奏。

又過了四天,不甘心落後太多的黃五娘也要生了。

於是在木瀆鎮林氏別業發生過的一幕,在橫塘鎮林家大院重演。

還是那一大幫人,今天又站在了橫塘鎮林家大院的前庭,恭候另一個新生兒的降臨。

東西兩位娘娘,哪邊也不能得罪。

從午前一直等到了午後,終於看到唐老頭家的老婆子從內院急匆匆出來,喜形於色的叫道:“生了!也是個男娃!”

林大官人的周圍再次響起了歡呼聲,雖然林大官人心裡挺想要個女兒,但兒子也不錯。

畢竟在世人的觀念裡,還是崇尚多子多福。

林大官人接受了下屬的祝賀後,便進去探視新生兒和黃五娘了。

比較了一下,感覺早出生四天的長子比較白,而今天出生的次子更壯。

再看黃五娘,臉上充滿著一種鬆弛的感覺,好像是完成了一件壓力巨大的任務似的。

林大官人憐惜的說:“你真是何苦來哉,其實我更喜愛女兒。”

四天前範娘子生下了兒子後,黃五娘心裡就產生了巨大的壓力,唯恐生出一個女兒,被對方徹底比下去。

聽到林大官人的話,黃五娘白了一眼,“站著說話不腰疼。”

如今也生下了兒子,黃五娘心裡就能放鬆下來了。

然後黃五娘問道:“聽說你在範氏那邊答應了,與申家結親?”

林大官人聞絃歌而知雅意,主動說:“你放心!一視同仁!”

黃五娘又說:“可是我聽說,申二爺最近新生的女兒只有一個,怎麼分?”

這會兒林大官人不能和女人較勁,滿口答應說:

“你大可放心!我會督促申二爺抓緊再生個女兒,時間肯定來得及,保證人人有份。”

而後又迅速轉移話題說:“你還是先給兒子琢磨一個小名吧!”

黃五娘胸有成竹的說:“今天是九月初五,小名就叫九五。”

林泰來:“.”

一個是九一,一個是九五,很好很強大。算了算了,反正小名都是亂叫的,總比四喜好聽。

本來按照林大官人的計劃,陪著兩個女人坐完月子後,就再去揚州。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到了九月底時,林大官人發現自己年底之前實在分身乏術。

所以只能派人去揚州送信,讓汪員外繼續串聯同道和蒐集“罪證”,先不要著急發動,等來年再說。

從九月底到十月上旬,就是一年一度的秋收農忙時候。

當然對林大官人這種人而言,他又不下地收稻穀,真正忙的是在秋收之後。

秋收結束,就是官府開始徵收錢糧的時候,應天巡撫趙志皋對今年的錢糧空前重視。

不得不說,做官這種事三分靠實力,七分靠運氣,趙志皋的運氣就非常不錯。

因為去年蘇州府豁免了過去十年拖欠的錢糧,減緩了百姓的壓力,所以今年百姓對於交納錢糧的牴觸心不算重。

同時經過連續兩年的小災害後,今年終於是一個好年景了,官府徵收錢糧的壓力自然就輕。

所以林大官人預估,趙志皋今年的錢糧指標完成結果不會太差,不過具體數據要等年底才知道。

另外秋收之後意味著農閒時光到來,而農閒往往又意味著官府工程開搞。

這又是一個非常令林大官人操心的事情,經過與兩個縣衙的反覆商議,終於確定了今年的官府工程項目。

吳縣這邊,是開工疏浚木瀆鎮與楓橋鎮之間的航道,保證木瀆鎮的貨船能暢通無阻直接北上匯入大運河。

長洲縣這邊,則是在東邊城外的大片湖岸築堤,並起了個名字叫袁公堤。

剛把工程項目確定,並交給了大哥林時來的兩個工程隊,還沒容林大官人喘口氣,結果又有事情上門了。

湖廣荊州的袁家糧行遵照合作約定,在秋收之後,就迅速運送大量稻米到蘇州城,第一批數量就高達五千石,動用了二十多艘大船。

不過在交易價碼上,雙方又扯皮了很久。

林大官人開價是五十萬斤鹽換一萬石米,而袁家糧行要價是一百萬斤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