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 作品

第214章 嘴上都是義氣

吳縣的鄧知縣沒有等多久,第二天早晨,全體吏役列隊衙參結束後,突然大門外的鼓聲被敲響了。

沒有大事發生或者人命、強盜等緊急案件,一般不會有人來敲這個鼓。

隨即就看到一個七老八十風燭殘年的老頭子,抱著一大疊文書,顫顫巍巍的走上公堂。

當地方官的遇到這種沒幾年活頭的老人家,一般也就不讓跪了,以彰尊老美德。

然後這老頭稟告說:“胥江、太湖沿岸各都圖百姓聽聞林解元被洞庭商賊出賣,又被南京武家抓走,無不憤慨!

現有第一、第五、第六、第十三等九都,萬民聯名上書縣尊!”

鄧知縣:“.”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這九個位於胥江兩岸和太湖沿岸的都,都是林泰來勢力各堂口的管區。

昨天林泰來才被抓走,今天就能整出萬民書,不是早有預謀就怪了!

老頭將懷裡那一大疊文書呈上去,放到了公案上。

鄧知縣隨手一翻,後面全都是人名和紅彤彤的指印,這就是萬民聯名!

到底有沒有一萬個,鄧知縣也懶得數了,這不重要。

他只需要細看第一頁正文內容,看看民意到底是什麼。

然後就在正文中看到一行關鍵句子:“今年罷交南京糧。”

對江南地方官來說,錢糧是最重要的工作,沒有之一,尤其馬上就要到了徵收秋糧的時間。

所以此時鄧知縣最看不得短少錢糧的問題,這直接關係到他的官帽子。

當即憤怒的猛拍公案,並對老頭大喝道:“你們這些刁民想幹什麼!”

鄧知縣算是明白了,為什麼刁民派這個風燭殘年的老頭來送萬民書,就是因為自己這縣尊也不好隨便打他。

老頭顫顫巍巍,彷彿一碰就倒,回答說:“我們小民雖然卑賤,也知道義氣二字。

南京無道,商幫無恥,林解元無辜,我們九都百姓義憤填膺,也只能藉此表示民心憤怒了!”

鄧知縣可不是好糊弄的平庸人,當即一針見血的說:“依本官看來,你們這幫刁民就是想找個理由逃稅!”

錢糧都是徵收後統一調度起運,誰怎麼知道哪顆糧食送京師,哪顆糧食送南京?所以“罷交南京糧”的意思,其實指的是罷交這個額度!江南尤其蘇松地方,賦稅相比別處太高,錢糧其實很難收齊定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