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 作品

第十八章 這國怎,定體問!





所有事情敲定後,但閱片經驗豐富的林博士知道危機仍然存在,叮囑說:“目前雖然局勢一片大好,但還有兩個隱憂。





第一,賣魚的船戶一時無別處可去,才會繼續忍受我們橫塘魚市加收的規費。





如果有其他渠道和市場可以賣魚,收費比我們還低,這些賣魚佬只怕就不來橫塘魚市了,這是外憂。





所以你務必要注意打聽消息,如果出現了搶市場的苗頭,我們就儘早發力,勸對手關閉市場。





第二,我們魚市興旺起來,堂口那邊說不定就有人要眼紅了,雖然不怕,但不得不防,這是內憂!”





唐老頭點頭,一一記下。





蘇州府下轄七個州縣,平常所說蘇州城其實就是蘇州府府城。





府城以及周邊,劃分為兩個附郭縣,吳縣和長洲縣。





吳縣大致在西部和南部,長洲縣大致在北部和東部,林泰來就是吳縣的。





從橫塘鎮到胥門,再到胥門裡附近的吳縣縣衙,不過十多里地。





林泰來次日清早出發,上午就到了縣衙的衙前街。





天下衙門長得都差不多,衙前街的風貌同樣也差不多,乏善可陳。





縣衙大門外依舊是經典的八字牆,上面貼滿了各種告示,擠滿了人群圍觀。





林博士雙手一分,人群友好的給他讓出了一條寬闊的通路,讓林博士輕鬆的直達榜文下面。





看了一會兒後,林博士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縣尊諭示,三日後審理一批案件,案件目錄裡有轟動一時的孝女復仇案。





隨後他就不用在外面逗留了,直接走進縣衙大門,但二門就沒那麼好進了。





林泰來報上了章糧書的名頭,又報了個解稅到縣、納銀入庫的名頭,才得以進入縣衙內部。





如果是剛穿越那幾天,林博士連這個名頭都沒有。現在能找到相關名頭進入縣衙內部,也算是身份上略有進步了。





這年頭地方惡霸的標配都是號稱“出入官府包攬錢糧詞訟”,前提就是能出入官府,不然也就沒有後面了。





天下縣衙主要格局大體都是這樣,中路是大堂、六房、後堂,東院是縣丞判事廳,稱為左堂。





章糧書的公房卻不在中院,而是在東院的縣丞左堂那邊,這又是有原因的。





在一般的縣裡,縣丞大多是擺設,由知縣隨便指派工作,沒有什麼實際權力,但在江南八府卻又有所不同。





因為江南錢糧實在太太太重要了,東南稅賦就是朝廷的命根子,為了更有效率的催督錢糧,朝廷專設管糧縣丞。





在府衙又設了管糧通判,管糧縣丞既接受知縣領導,又向上對管糧通判負責。





而府衙管糧通判又可以向上對江南巡撫負責,於是在江南地區圍繞至關重要的錢糧工作,形成了獨特的條塊結合體制。





所以說,江南八府的縣丞和別處的縣丞真是不一樣的,絕非擺設。





而在吏員階層相對應的,從戶房分出了糧科。糧科與縣丞打交道多,所以公房就設在了東院。





他剛走到院門口,就望見有個人被按倒在判事廳階下,兩個衙役手持水火棍,正在輪流打人。





地面上那被打的人,連頭都抬不起來了,也不見大呼小叫,真不知道是死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