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雀吞龍 作品

第二百一十二章邊讓死了?是誰想栽贓嫁禍給我,我饒不了他!【雙倍求月票】

禰衡在後面二次補刀。

二人合力,把邊讓給乾死了。

成功將邊讓送入陰曹地府,而曹昂完全沒在這件事情中,沾染有任何痕跡,甚至連禰衡都是無罪待定。

只等父親曹操回來後。

把張邈和陳宮頂過去,那這件事情的首尾就基本全部平息了。

想來父親知道此事後。

心中應該會大出一口惡氣吧?

只可惜為了保持創業團隊的和諧性,像禰衡這樣的人才,曹昂萬萬不敢留在身邊。

否則當做手裡的一張牌,有需要的時候就將其打出,想來也能發揮奇效。

……

前後又等了幾日。

曹操總算率領大軍抵達昌邑縣。

整支隊伍浩浩蕩蕩。

雖然在路上已經散去了一部分人馬,並且分流掉了一部分俘虜來的青壯,用以填充東平國等地的軍屯。

但依舊有大幾萬的人員。

抵達昌邑縣之時,整個縣城外面是滿滿當當,到處都飄揚著旗幟。

站在城樓上一眼望去,只覺得威風凜凜,氣勢十足。

而帶著一眾官吏,親自出城迎接的曹昂,在見到了如此場面後。

也不由得心生激盪之情。

有了完整的一個州作為地盤,還有如此龐大的兵力隊伍,如今曹家也算是天下諸侯當中,排列為中上的存在了。

一對比當初北邙山上營救天子,回來時撞見董卓,看見他那浩浩蕩蕩的大軍,深感自身的渺小。

如今曹家已經能挺直腰桿說話了。

真是令人唏噓感慨。

……

在經歷了一番繁雜的程序後。

曹操宣佈今天夜裡舉行晚宴,邀請此刻在昌邑縣城中的,各方名流前來赴宴,隨後才總算得以與曹昂,單獨的處於靜室之中。

“昂兒,家中情況如何了,之前你收到家書,便一路著急忙慌的趕回定陶縣去,使得為父這一連多日來,不由的為你感到心憂。”

曹昂對曹操拱手行了一禮。

“勞煩父親掛念了,孩兒趕回家中後,情況倒是多有好轉,待我離開定陶縣往昌邑而來時,已經基本痊癒了。”

曹操點了點頭。

他也不認識信上說的小白是誰。

只知道兒子比較看重這名妾室,因此他也難得多過問了一句。

畢竟只有家裡人都平安無事,兒子才能面上常有笑顏。

待得寒暄了一番之後。

曹昂突然壓低聲音,湊在曹操耳邊,小聲的說道。

“父親,邊讓已死!”

曹操聞言,頓時悚然一驚。

瞳孔不由的略微收縮了一下。

接著又恢復如常。

隨後同樣壓低聲音,悄然回問道:“怎麼死的,是你下的手?”

……

接下來的一刻鐘。

曹昂便將前後情況,給曹操細緻的敘述了一番。

隨著他不斷吐露實情。

曹操的眼睛是越來越亮。

說到後面時,曹操面上已經不由得,帶上了幾分興奮之意。

而在曹昂話音落下後。

曹操更是右手握拳,從高處重重的向下虛錘了一記。

“好!死的好!”

“這等心胸狹隘,無能無德之輩,就該叫他這般好死!”

“我兒果真信人也,說了兵不血刃,殺他於無形,果真言出必踐!”

曹操雙手接連比劃著。

就差大笑出聲了。

他能不感到興奮嗎?

之前邊讓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辱罵他,甚至侮辱他的祖父,這等仇怨,豈是一天兩天能忘掉的。

曹操只是隱忍著不說。

並不代表他不記仇。

之前若非有曹昂的勸說,幫他以理性阻止了莽撞的行動,恐怕邊讓早就已經是一具屍體了,都不用等到今日。

……

在興奮地揮舞了兩下後。

曹操突然想起一事。

趕忙追問道:“那個禰正平你打算如何處置,可有妥善解決之法?”

“倘若你不好安排,交給為父來處置也是一樣的,務必要保證他守口如瓶,不能對外透露和我們有關的半個字,否則恐適得其反。”

曹昂知道曹操是什麼意思。

但他只是搖頭否決。

“此人行事乖張,父親不必擔心他走漏消息,便是有人拿刀架在他脖子上,他也足可守口如瓶。”

“況且他才幫了我們如此大忙,咱們反手卻要他性命,那豈不是過河拆橋,孩兒心中實在過不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聽到曹昂的確鑿判斷。

曹操臉上擠出一絲笑容。

隨後點頭言道:“既然此人靠得住,那一切就隨昂兒你安排便是。”

“為父也不是什麼心狠手辣之輩,如我這等良善之人,又豈會隨意害了對我的有功之輩呢?”

對於父親曹操這番言語。

曹昂簡直無力吐槽。

只能撇了撇嘴巴,不再回應。

……

在離開了刺史府後。

曹昂並未去往別處。

而是派人將張邈和陳宮找了來。

在會客的偏廳中等了沒多久,曹昂就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而且步伐非常沉重,顯然來人心思也如腳步一般。

很快曹昂便看見了張、陳二人。

如同曹昂所預料的一般。

這二位臉上滿是焦躁之意。

只是正當他們準備開口,對曹昂興師問罪時,曹昂徑直將一物丟了過去。

“啪!”

一卷厚厚的竹簡落在了桌案上。

“孟卓叔父,公臺,不管你們想說什麼,可以先看看卷宗上所寫的。”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此事和我以及我父親無關,有些話您二位還是想清楚了再說,可別平白無故,給咱們之間增添了諸多誤會。”

張邈和陳宮的話頭頓時被堵住。

一時語塞,什麼也說不出來。

愣了半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