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獻芹人 作品

第1773章 暗示總線、智腦測試

    南境,時之塔。

    從塞汶頓回來幾天,夏多加班加點以通訊法器為基礎一共塑造出62個器靈,初始狀態下,這62個器靈都具備較為完整的智能。

    但也正因為智能完整,使得它們擁有了人的了弱點,也即不擅長大量重複或者非重複思考, 或者說“計算”。

    夏多的做法是選取自我意識中較為典型的七種思維模式,作為“元程序”,或者說“元思維”、“元算法”都可以。

    這些已經失去智能的元思維不會有人的種種弱點,更近乎機器,在元思維之上,則是同樣刪減至失去智能的“判斷節點”,主要負責將上層命令分配給元思維層。

    在這一層之上,則是具有一定智能的指令層, 負責將更上一層的模糊命令轉化為下一層具體指令,同時也負責將結果反饋給夏多。

    就是一個金字塔形狀的三層網狀結構,由於器靈不同於地球上純粹由算法構建的所謂人工智能,是具有真正智能的。

    因而,在用途較為單一且指令不復雜的情況下,只需要一個刪減較少的器靈擔任,並不需要額外的器靈。

    而判斷層,則根據最底層的元程序多少,設置不同的節點,夏多初次實驗僅使用了兩個節點,也就是兩個經過刪減的器靈。

    元程序,按照夏多的推測,應該是可以根據任務不同配置不同比例的元程序,並不一定要將最初選取的那七種基礎思維模式全用上。

    可以用七個模式一,或者五個模式一搭配五個模式二。

    具體要如何配置,他現在暫時還沒數, 只等多次測試後總結出規律再看,說不定他最初選取的那七種基礎思維模式也會有變化呢!

    變多或者變少都有可能,當然變多的可能性更大,畢竟真正的智慧思維絕不僅僅只通過個別幾個變量就能復現出來。

    當然,如果基礎思維模式數量變多,那麼上層判斷節點,乃至指令節點的數量也會隨之變化,甚至是節點之間的關係,也會發生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