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 作品

第355章 入城

南詔軍遂與吐蕃軍合兵,銜尾追擊著唐軍,試圖跟著殺進龍尾關。

王忠嗣率軍斷後,讓劍南軍先入城。

龍尾關下這一仗,說不上誰勝誰敗。論傷亡,唐軍還要大一些,且戰略上,唐軍已經失去了奇襲太和城的大好時機。

“開城門!”

城門緩緩打開,一隊隊唐軍迅速入城。

鮮于仲通麾下的將士們抬頭看著龍尾關的城洞,心有餘悸。他們當然知道,自己差點就要在吐蕃軍的偷襲之下葬身洱海,是王忠嗣出城接應,才救了他們。

連帶著站在城門處安置他們的薛白,也得到了他們的感激。

“那是誰?”

劍南軍中,一個名叫崔旰的牙將問道。

“大名鼎鼎的薛白。”答話的是劍南軍行軍司馬崔論。

崔論說著,一手放開韁繩,伸手到袖子裡摸了摸,似確定什麼東西還在不在。

於是,崔旰走過城洞之時,就向薛白笑了笑。

薛白點了點頭。

但其實薛白根本就沒有留意到崔旰,只是因為軍中與他打招呼的人太多,他遂對每個人都點頭示意。

他正在奇怪,鮮于仲通居然到現在還沒有入城。

直到崔光遠走了過來,附耳與他說了幾句。

“嚴武把鮮于仲通挾持了……”

薛白遂請荔非元禮調了一隊隴右士卒過來,與崔光遠一起迎鮮于仲通。

不多時,鮮于仲通與嚴武共乘一騎而來,讓人意外的是,他臉上帶著笑意,偶爾還扭頭與嚴武聊上兩句。其人心胸倒是頗為開闊,沒有因為被挾持一事而介懷,畢竟是打了勝仗。

“見過鮮于節度。”薛白上前執禮道,“請鮮于節度入城。”

嚴武見了薛白身後的將士,翻身下馬,站到了荔非元禮身後,神色淡淡地向鮮于仲通一抱拳。

“失禮了。”

“哈哈哈。”鮮于仲通撫須大笑,“今日多謝嚴賢侄了。”

說罷,他踢了踢馬腹,走入龍尾關。

……

王忠嗣率著一隊人在吊橋上跨馬而立,與百步外的吐蕃士卒對峙著。

過了一會,駱鈴聲響,倚祥葉樂騎著駱駝上前。

隔著比一箭之地稍遠些的距離,倚祥葉樂抬頭看著王忠嗣飄揚的旗幟,用蒼老而沙啞的聲音道:“沒想到,在洱海再遇到了老朋友。”

士卒將他的話喊出來。

王忠嗣朗聲應道:“敢犯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不論在河隴,還是雲南。”

他不用人傳話,聲音落入了倚祥葉樂的耳中。

倚祥葉樂“呵呵”而笑,道:“今日給老朋友一個面子,讓他躲進龍尾關吧。”

又有馬蹄聲響,一匹駿馬載著兩個人過來。

倚祥葉樂愣了愣,眯起一雙老眼,驅動駱駝趕上幾步,只見那馬背上是一個年輕英挺的漢人男子,而坐在其面前的,正是娜蘭貞公主。

那年輕人與王忠嗣低語了兩句,這批斷後的唐軍們於是挑釁地看了吐蕃大旗一眼,返身,退回龍尾關。

吊橋緩緩往上提起。

有將領想要率兵殺過去,倚祥葉樂抬起手,止住。

“不要急,野獸進了籠子,捕獵就成功了一半。”

~~

龍尾關的城門緩緩關上。

王忠嗣看著城門處密密麻麻的士卒,搖了搖頭。

劍南軍被打成這樣,拋下輜重倉促入城,已失去了強攻太和城的機會,之後的仗更難打了。

接著,薛白避開旁人,與他低語了一句。

“王天運攀上蒼山了。”

王忠嗣眼睛一亮,伸手拍了拍薛白的背,道:“這邊說。”

兩人走過城頭,在西邊的城垛停了下來。

夕陽下,能看到段全葛部收兵歇整,留下滿地的紅色晚霞。

“他放信號了?”

“我親眼看到的。”

王忠嗣沉吟道:“得告訴他,龍尾關已攻克了,下一步是取太和城。”

“他該能看到。”薛白道:“他手裡有一柄千里鏡。”

“好!”

王忠嗣叫了一聲好,踱著步,道:“依約定,他明夜就該奇襲太和城。”

這是王天運出發前就說好的,蒼山上消息傳遞不變,發出信號後次夜出擊。另外,蒼山頂上天寒地凍,唐軍士卒在上面也不可能待得更久。

換言之,今夜到明日之前,他們必須得擊敗段全葛。

……

與王忠嗣商議過軍情,薛白走過城樓,前方卻有一名官員迎過來。

“薛郎,我是劍南軍行軍司馬崔論,這裡有幾封家書帶給你。”

“崔司馬有禮了,敢問是何人託崔司馬幫忙帶的信。”

薛白想了想,不記得自己安排的送信渠道里有崔論這一號人物。

“是楊國舅家的郎君,楊暄。”崔論的回答頗讓人意外,“楊郎君說與薛郎是同窗、同年。”

說著,他從袖子裡掏出一個頗厚的信封,遞給了薛白。

“多謝崔司馬。”

“是我該多謝薛郎今日救命之恩。”

薛白回到城樓,展開信封,發現有好幾封,一封是杜五郎寫的,說他從楊暄那聽說了他有一個同年鄭回任西瀘縣令被南詔俘虜了,他們便贖回鄭回的家小之事。

隨著這封信,還有一封乃是鄭回的阿孃寫給鄭回的,薛白也看了,無非是說了情況,告訴鄭回他們一切都好,在信的最後,還叮囑鄭回不可忘了國恩而失節。

薛白仔細將這封信收好,眼中透著些思量之色。

過了一會,他繼續看信,竟看到了有一封是楊暄寫來的,看字跡就是旁人代筆。

楊暄在信上說,朋友一場,薛白如今被貶到交趾為官,他一定會盡力幫忙……後面只有落款那歪歪扭扭的“楊暄”二字是其親筆。

薛白搖了搖頭,最後看向杜妗的來信,信中說了些長安之事,末了,用了幾句簡單的密語。薛白提筆破譯了這段密語,發現寫的是“李林甫病重,恐不久於人世”。

毛筆提在那忘了擱下,薛白想著南詔這局勢,只怕是趕不回見李林甫最後一面了。

~~

入夜。

攻城了一整天的段全葛在大帳中睡下。

睡著之前,他已安排了巡衛,防止唐軍夜裡突圍。唐軍今日才在圍攻之下遁入龍尾關,士氣、體力都處於最低谷的時候,當夜就突圍的可能性當然很小。是因為他段全葛打仗十分周到,才會做這樣的安排。

如此安排妥當,他心情也放鬆下來,不一會兒呼聲大作。

“呼——嚕——”

夜裡做了一個奇怪的夢,竟夢到唐軍襲營了。

“將軍!將軍!”

直到被人推醒過來,段全葛才意識到那不是夢,唐軍竟然是真的襲營了,為何?突圍的話也該從南面出龍尾關才是。

“慌什麼?這是聲東擊西之計,派出擅泅水的,遊過洱海,告知我阿兄,唐軍很可能要今夜突營……”

段全葛每次下判斷都很自信,斬殺楊羅巔時便是如此。

他披上盔甲,匆匆趕去指揮,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唐軍竟不顧疲憊,幾乎是全軍出擊,兵力上已完全超過了他,將他包圍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