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 作品

第354章 夾擊

嚴武道:“何必如此?王節帥據龍尾關,可遠眺至南詔大營。由王節帥把握時間,率兵出城配合,豈不更好?”

“區別在於,段儉魏對龍尾關有所防備,李暉這支騎兵繞道而來,才有奇兵之效。”

鮮于仲通心意已決,不再多言,只讓崔光遠、嚴武二人看他破敵。

……

事實上,李暉原本的任務並不是攻南詔軍側翼,只是他趕到龍尾關時,段儉魏已經提前趕到,並封堵了他的去路。

李暉眼看痛失良機,無可奈何,只好派遣快馬趕去報信,催促鮮于仲通儘快趕來,與他前後夾擊。

可等鮮于仲通大軍抵達,還要有條不紊地休整,打探敵情。

終於,萬事俱備,鮮于仲通開始對段儉魏發動了攻勢。

雙方擺開陣勢,戰於洱海畔。

李暉處於洱海南邊的山區之處,還沒有被南詔的探馬發現,那麼,他只要等到段儉魏與鮮于仲通鏖戰正酣之際,率部殺出,便可一戰決定戰局。

為了把握時機,他派出哨探攀上高山,瞭望戰局,從清早開始,每隔一刻都要向他稟報。

一直焦急地等到午後,才終於看到了山間旗幟揮動。

“報將軍,段儉魏調動側翼騎兵了。”

李暉在沙盤上做了推演,知道南詔軍的兵勢有此佈署就要露出破綻來。

他當即戴上頭盔,翻身上馬,騎馬穿行於他的士卒之間,揚刀指向前方。

“大唐的將士們,戰爭開始了,隨我殺出去!”

馬蹄踩在山路上,一點點地加快速度。

轉過一道山樑,洱海出現在了眼前,唐軍歡呼著,開始俯衝,殺向了南詔軍。

在遠處的戰場上,段儉魏的兵力已經捉襟見肘了,一部分兵馬被他安排在西洱河,嚴陣以待,防止王忠嗣殺出龍尾關。其它能調動的兵力則都已被調去面對鮮于仲通的主力。

如此,他的中軍就顯得非常薄弱。

李暉就像一柄尖刀,捅向了段儉魏的心臟。

~~

崔光遠、嚴武正站在高處觀戰。

看這勢態,只要鮮于仲通能勝,那他就是對的,穩紮穩打擊敗了南詔野戰的主力,奠定了此戰勝利的關鍵。功勞比王忠嗣急襲龍尾關要大得多。

“鮮于仲通還是能打仗的啊。”崔光遠感慨道。

嚴武道:“若非為了爭功,他本有別的戰法。”

天邊揚起了塵煙。

崔光遠道:“那是李暉的兵馬吧?”

“是,時機把握得很好。”嚴武道,“一旦這支騎兵殺到,南詔軍就要敗了……不對。”

他忽然皺起眉,眼睛裡泛起疑惑之色。

“一千人騎不該有這麼大陣仗。”

“也許李暉不止一千騎?”

嚴武眯起眼,只見那塵煙似乎是有兩股,方才是因為從他這個角度看去像是隻有一支兵馬過來,但該是一支從南邊殺向南詔軍,另還有一支從西面來了。

南詔不可能有更多兵力。

那就是王節帥從龍尾關殺出來了?

忽然,嚴武感到天地間有隱隱的震動傳來,他倏地轉過身,往北面看去。

他看到就在洱海邊,騰起了一陣更大的塵煙。

越來越多的騎兵從那塵煙中竄出來,直奔鮮于仲通大軍的側後方。

“那是什麼?”

“吐蕃。”

嚴武口中吐出兩個字,迅速反應過來,用力吹了口哨,直奔山下,衝向鮮于仲通的大旗所在。

吐蕃軍來了。

中伏了。

鮮于仲通自以為設下埋伏,兩面夾擊,殊不知自己才是被兩面夾擊的那一個。

都以為閣羅鳳要當縮頭烏龜,堅守太和城,卻沒想到,閣羅鳳的野心是就在這洱海畔,一次殲滅唐軍主力。

~~

龍尾關。

今日段全葛正率軍在北面猛攻關城,不給唐軍支援鮮于仲通的機會。因此,龍尾關的廝殺也頗為激烈。

薛白隨王忠嗣站在城樓上督戰,箭矢不時也射到他腳邊。

雖然如此,他們卻也沒忘了關注主力戰場上的形勢。

忽然。

“那是什麼?”

諸將都看到了遠處那馳騁而來的兵馬。

王忠嗣默默看了一會,把千里鏡遞在薛白手上。

“倚祥葉樂到了。”

千里鏡晃動了幾下,鎖定了一杆大纛。

那大纛上沒有任何文字,只有飄揚的馬鬃,威風凜凜。

……

走在大纛下的是一匹巨大的駱駝,脖子上繫著駝鈴,叮噹作響。

一個瘦小的老者正坐在駱駝上搖搖晃晃,他便是吐蕃大相倚祥葉樂。

前方的戰場上千軍萬馬廝殺得正激烈,倚祥葉樂卻是看都不看一眼,他的目光偶爾一抬,看向的是洱海對岸的龍尾關。

從這裡看去,龍尾關只有一個很小的輪廓。

但很奇怪,倚祥葉樂有種被人盯著的感覺。

他遂拍了拍身下的駱駝,用沙啞的聲音喃喃道:“最尊貴的公主,最卑賤的奴婢,都被俘虜在那了。”

~~

“你來指揮。”

忽然,一面令旗被交到了薛白手中。

他回過神來,卻見王忠嗣正轉身而走。

“節帥?”

“我得出戰。”

薛白再次眺望了一眼戰場,被那千軍萬馬的情景所懾,已難以相信王忠嗣此時出戰還能改變什麼。

他正想勸兩句,另一邊城頭上已響起了驚呼聲。

“南詔軍爬上來了!”

那是西面接著蒼山的一道城牆,一隊南詔士卒趁唐軍不備,不知何時攀了上來。

“田神功!堵上去!”

倉促之下,薛白不會指揮,唯有讓人去防守。

王忠嗣竟是頭也不回,並不理會城頭上的混亂,自去點齊他的親兵,準備策馬殺出城。

~~

“節帥!吐蕃人來了!”

鮮于仲通不需要別人告訴他。

他有想過吐蕃人會插手這場戰事,但沒想到會這麼快。倚祥葉樂從浪穹過來,竟比他從姚州過來還要快,甚至還設了伏。

“阿兄。”鮮于叔明趕來,低聲道:“軍心大亂了,這仗打不贏了,阿兄伱先撤,我來斷後。”

鮮于仲通沒有說話,站在那發著呆。從看到吐蕃大軍的那一刻到現在,他都沒能做出反應來。

他一生戎馬,心志自然是極強大的,但恰是一生戎馬,他已知道今日要大敗了,且是兵敗如山倒。以雲南地勢之險惡,唐軍中傷病者又眾多,這一敗,他幾乎不可能在南詔、吐蕃兵馬的追擊之下率部撤離。

換言之,一切都完了。

“阿兄!”鮮于叔明雙手摁在鮮于仲通肩上,用力晃了晃,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振作一點。”

“我是罪人。”鮮于仲通喃喃了一句。

這句話之後,他終於回過神來,環顧著周圍的士卒,見到了一張張或茫然、或慌亂、或悲憤的臉,思忖著該殊死一戰,還是下令鳴金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