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許情董熹 作品

第564章 影壇吹號手


  相比於國內其他導演,寧昊的導演生涯可以用幸運來形容。

  在所有第六代導演中,他屬於一朵奇葩。

  其他導演都是純粹的現實主義,但寧昊卻是塵世笑談的黑色幽默。

  處女座《香火》,雖然是部文藝片,但也充滿濃厚的黑色幽默氣息。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和尚湊錢修繕佛像的路上,遇到的各色人物,諷刺拉滿。

  而在電影的結尾,好不容易和尚憑著自己的本事把佛像重新修好。

  沒想到迎來改革的大潮,要給村裡修路,必須把廟給拆了。

  到頭來一切終是空。

  這部電影對寧昊而言很重要,如果沒有《香火》當敲門磚,他也許會沉澱幾年,才有機會掌握導演話語權。

  跟他的老鄉賈科長一樣,寧昊也被熹子影視看重,不同的是他沒有選擇跟前者一起,在文藝片道路走到底。

  當在柏林的夜晚,寧昊敲響董熹酒店房門的那刻起,華語影壇就註定要誕生一位怪才。

  臨近午夜十二點,寧昊在酒店的房間裡走來走去。

  “還沒有消息嗎?”跟他住一間房間,同時也是《石頭》的編劇嶽曉軍問道。

  “大概要等到十二點以後吧,要不你先睡吧!”寧昊並沒有停下腳步。https:/

  “得了,你這樣走來走去,我還睡啥啊。”嶽曉軍搖了搖頭,拿起桌上的點兒八。

  “以後咱們也是抽萬寶路的爺!”

  兩人嘴裡的煙還沒抽完,床邊的電話就響了起來。

  “你好,我是寧昊。”寧昊手忙腳亂的掐掉煙,接起電話。

  “老寧啊,恭喜啊。”電話那頭是熹子宣傳部的負責人。

  “我知道了,謝謝劉哥。”掛斷電話,寧昊看向一臉期待的嶽曉軍。

  裝模作樣的清了清嗓子:“咳咳,成績一般,1300萬。不過,也能睡個好覺了。”

  當然這話是寧昊在裝逼,1300萬對於國產電影而言,雖然沒有破紀錄,但依舊屬於第一梯隊的選手。

  舉個例子,被華義兄弟寄予厚望的陸大公子,今年的電影《可可西里》,口碑獎項都不錯,但票房成績只有500萬左右。

  《石頭》一天的票房,就能頂上2個半的陸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