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許情董熹 作品

第549章 牌面


  青山綠水,白雲悠悠,許情騎在馬背上,董熹則牽著她的手,一大群綿羊在兩人面前走過,發出“咩咩”的叫聲。

  這裡不是國內,也不是美國,而是加拿大的艾爾伯塔省,在洛杉磯處理完事情後,董熹就領著許情來探班李桉。

  畢竟他還是電影的掛名監製,就算是個虛職也要來劇組露露臉。

  這裡是《斷臂山》的主要取景地,短篇小說原著斷背山位於美國懷俄明州的大角山,但電影卻是選景在加拿大落基山脈。

  這就是影像與文字呈現方式的不同,小說作者靠文字描寫,可以把窮山惡水寫成青山綠水,只要文字功底深厚,讀者就不會有任何不適感。

  但影像作品需要呈現出畫面來,你不能指著民風淳樸的哥譚市,硬說這裡是黃石。

  雖然黃石民風也挺淳樸的……

  沒有在美國拍,成本無疑會提高不少,但董熹並不介意。

  他拍著李桉的肩膀安慰道:“老李啊,不要擔心超支,預算不夠就繼續加。”

  對於李桉,董熹還是比較信任的,對比的自然是另一個願意亂花錢,還愛嗶嗶的導演。

  “呵呵,我明白。”對於老李這個稱呼,李桉表示很親切。

  “我們熹子影視對於優質內容的追求,甚至到了可以不顧市場原則的程度,哪怕是虧本也要拍!”

  轉身面對著劇組的一群鬼老,董熹默默的開啟忽悠模式,反正吹牛不上稅。

  這年頭國內資本還沒給外國人一種“人傻錢多”的感覺,所以董熹這番話在劇組成員看來,就是兩字:仗義。

  畢竟《斷臂山》的誕生之路十分曲折,在好來塢圈內也不是啥秘密。

  好來塢大公司因為題材的原因,都不願意接手,董熹的出現,不壓於黑暗中的一束光。

  從電影宣佈開拍後,受到的保守派攻擊和抵制就屢禁不止,這也是劇組選擇來加拿大取景的原因之一。

  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而董熹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美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為了美國的電影事業,這是一種怎樣奉獻的精神?

  這是國際主義精神!

  當然,讓董熹這些話可信度飆升的原因,還是得益於他國際大導演的這層皮。

  這要是讓一個滿身銅臭味的資方說出來,那劇組的演員或者工作人員,但凡有一個信的,那都是快樂教育的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