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許情董熹 作品

第497章 新生代的頂流


  熹子影視的電影部門已經開始內捲了,按照如今的製作速度,以後這種同室操戈的情況,會越來越多。

  想要有所改變,除了把電影市場這塊蛋糕做大外,再開拓更多的盈利渠道,也是當務之急。

  國外一部電影的票房收入,只能算是整體盈利的一部分,從dvd租賃、流媒體轉播權和衍生品銷售業務中獲得的利潤,並不見得會低於票房數甚至很多電影一開始就是瞄準的dvd租賃市場,比如李蓮傑在好萊塢的票房成績一般,但他的電影dvd租賃收入很可觀,這也是他在好萊塢賴存的基礎。

  而董熹去年的《壹十三》在北美的dvd收入也超過5000萬美元,刷新了他個人的最好成績。

  否則單單指望票房,哪怕是有全球市場給兜底,好萊塢大製作的失敗風險,也會呈幾何級數增長。

  好萊塢擁有世界上最完備的電影工業體系和最廣闊的全球市場,才能這麼玩。

  但國情不同,華語電影的收入大頭第一項是海外版權,還是這幾年古裝大片帶動的,但當鬼佬感到膩歪後,這項收益也就可有可無。

  第二項則是票房,在國內的大環境下,一部電影想要盈利靠票房沒問題,但想要賺大錢,還不如同等規模製作的電視劇。

  第三項則是廣告植入,這項很偏科認電影題材,都市題材比較吃香。

  至於dvd收入,在國內不能說沒有,但也只能算聊勝於無。

  月明國內dvd影碟機的存儲量已經過億,每年的市場銷售量也超過1500萬臺,但正版dvd的銷量卻逐年下降。

  觀眾肯定是看dvd的,但更青睞於價格低廉盜版。

  而流媒體,現階段主要是電視平臺,在播放電影時候,付出的版權費很低、很低甚至就這點錢,還有電視臺賴賬甚至購買盜版,沒錯電視臺也購買盜版播放。

  去年魯省文化廳稽查大隊,在查獲盜版影視光盤400餘盤、盜版影視生產線一套的案件中,順藤摸瓜查出此盜版影視製品生產窩點系某傳播中心造假窩點。

  所的傳中心,就是運用0放機,技術沒備,座用名工作人連續作業,將的《地的歲月、《她不放過《一雙繡花鞋》

  《首席執行官》等多部能視作品複製成盜版侵權的錄帶。

  如果只是這一步,就是普通的盜版光盤,但是騷操作來了。

  負責人利用傳播中心的名號,以電視劇每集200-300元、電影每部70-100元不等的價格與龍江、魔都、皖省等地的七家電視臺簽訂合同,通過鐵路、郵政運輸等途徑銷售錄像帶,從中謀取暴利。

  就連電視臺都這麼玩,

  可想而知當下的版權市場基本相當於無《初戀》和《第一次》的競爭,還影響不到董熹的心情,他此刻也在自己的微博上上傳了一張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