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許情董熹 作品

第469章 七下八上


  “今天是我演藝生涯的一個里程碑時刻,做為一個華國電影人,我很榮幸能夠站在這裡,希望可以鼓勵更多的華國電影人,尤其是年輕的電影人可以走出國門……”

  董熹和範小胖留完手印後,面對著記者的鏡頭侃侃而談,這也是基本的流程。

  不過董熹在感言中多次提起年輕電影人這個概念,話語中透露出對年輕人的鼓勵和期盼,讓人不得不吐槽。

  以他現在的年齡,在這個星球的任何一個國家,都只能算年輕電影人。

  “能來這裡參加這樣的活動,簡直太令人激動了。”

  範小胖的感言就要真誠的多,沒有太多老氣橫秋,只有一腚的道理。

  ……

  中國劇院的內部很寬敞,可以容納下2000人左右的觀眾,而且座位舒適寬大,如同飛機上的商務艙。

  董熹等人的座位被安排在第一排,他身邊坐著的就是斯皮爾伯格。。

  趁著電影播放的時間,兩人腦袋湊在一起小聲的談論著什麼。

  單以董熹導演或者演員的身份,還不足以令斯皮爾伯格另眼相待,主要還是董熹背後的內地市場。

  北美的電影市場已經接近飽和,怎麼開拓新的市場,是所有好萊塢製片商的目標。

  內地市場雖然很弱小,但《英雄》和《壹十三》的出現,接連打破票房天花板,也讓全球的視線注意到這裡。

  2.5億人民幣和3.6億人民幣,換算成美元也是幾千萬的體量,也能勉強進入北美年度票房前五十名。

  可惜,好萊塢電影在內地很火,但下一部大船卻遲遲沒有誕生,而且他們想要的不是一艘大船,而是整個航母艦隊。

  眾多廠商關起門來一合計,覺得有兩個原因阻礙票房增長。

  一是電影裡華國元素不多,無法吸引更多的觀眾觀影,這個問題好解決,增加華裔面孔和有華國元素的道具或道具就行。

  二則是,本地幫會太沒禮貌,不講武德。

  這個就有些不太好辦,畢竟是在人家的地盤上,所以選擇拉攏為首之人,就成了各大片商不約而同的舉動。

  像哈維或者迪士尼,和董熹素有恩怨,但還來捧場就是這個原因。

  當然除了拉攏以董熹為首的熹子影視外,包括華義兄弟、新畫面、於胖子甚至魔影集團,都是突破的關鍵。

  好萊塢的大片商也不會幫著董熹坐大,畢竟他們對“壟斷”的理解,早有過深刻的教訓。

  大名鼎鼎的派拉蒙法案,可是終結了好萊塢的黃金年代。

  他們當然不願意看到,被視作是好萊塢後花園的東方,誕生一間新的巨頭影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