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許情董熹 作品

第439章 上戲一日遊


  “保和平、衛邊疆,就是保家衛國。1900多年前,有這麼一群人以血肉之軀衛邊疆,護萬里河山。”

  “歷史不應該被遺忘,先輩的每次犧牲都是有存在意義的!”

  “特效與音樂太精彩,強烈的cult風格,獨樹一幟的剪輯水平!”

  “完全不輸好萊塢大片的特效,給我身臨其境的感受。”

  《壹十三》的點映影評多達上千條,熹子影視不可能全部都使用,只能從裡面抽選出符合條件的影評,開始全網推廣。

  符合條件有兩條標準,一是讚揚影片所表達的民族大義,挑動觀眾的愛國熱情。

  而是從特效入手,肯定《壹十三》在規模上對的起大片的體量。

  而其他諸如逐條解析電影劇情,劇透電影的各種彩蛋,這類型影評會稍微限流,等到電影公映時在放出去。

  現在的觀眾對於劇透其實牴觸並不高,去年《英雄》上映時,那海報上的簡介,幾乎已經將所有的劇情透露出來。

  彼時的觀眾甚至還很喜歡劇透,董熹分析估計是被爛片整害怕了。

  網絡上鋪天蓋地都是《壹十三》的影評,那陣勢可比歪嘴戰神要強。

  還是因為現在網絡宣傳的費用不高,很輕鬆的就能做到覆蓋全網。

  可就算這樣,《壹十三》的宣發成本也蹭蹭的上漲,很快就突破2千萬。

  2千萬是啥概念?

  去年突破兩千萬票房的國產片只有三部,一部老謀子的《英雄》,剩下兩部則都是熹子影視出品發行的作品。

  所以用超過兩千萬的資本來宣傳,足以做到降維打擊。

  不過因為在戛納賣片回血的緣故,讓《壹十三》還未上映就收貨不少成本,壓力沒有想象的那麼大。

  同期並沒有什麼大規模上映的電影,國產片沒誰會想跟董熹硬碰硬,而好萊塢大片方面,中影將所有的分賬片都往後壓,估計會等到《壹十三》票房疲軟的時候再上。

  看似是獨享檔期,實際上因為疫情的緣故,普通老百姓對走進影院,還是有些牴觸。

  這種情況下,沒啥太好的辦法就是要砸錢搞宣傳。

  大砸特砸,砸出暴發戶的風采!

  6月5號,董熹和姜聞來到上戲,《壹十三》將在這裡搞一場加映。

  原本熹子影視出品的電影,一般會選擇北影或者中戲放映,但京城現在還是疫區,所以首次走進上戲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