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許情董熹 作品

第410章 主旋律電影


  整個四月份,金像獎的餘波僅次於美伊戰爭的爆發。

  相比於金像獎,董熹其實更關注三月末舉行的奧斯卡頒獎。

  因為戰爭的緣故,反戰又成為奧斯卡的主旋律,歌舞片《芝加哥》的獲獎,讓董熹感到頗為的遺憾。

  他更喜歡那部《鋼琴家》。

  只要遇上戰爭這些戰爭題材的影片基本沒戲,奧斯卡大叔會授予歌舞喜劇這些輕鬆的大家都喜歡看的影片。

  沒辦法學院怕事是真的,完全沒有膽量頒給一部反戰題材的電影。

  所以《英雄》這部反戰大作,沒有獲獎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而董熹關注奧斯卡也很正常,畢竟《壹十三》想要海外賣個好價錢,奧斯卡也算是比較明確的風向標。

  而相比於奧斯卡,金像獎可是給足《英雄》面子。

  入圍多項提名,就讓內地觀眾期待不已。渴望像熹子影視去年那般,拿下諸多重量級獎項,最次也要拿個啥的最佳導演。

  可惜表面上豪取七獎,但實際上也就一個最佳攝影還湊合。

  原本觀眾是不瞭解這些獎項的含金量,但備不住熹子影視方面不懈的科普,讓大眾對其有了具體的概念。

  再加上新畫面影業方面,對這次金像獎也甚是不滿,張衛平這個大嘴巴比董熹還能噴。

  “金像獎就是一場作秀,拿不拿獎也不影響《英雄》是一部優秀的作品!”

  他肯定不爽,在他的認知裡,就應該票房大賣、橫掃獎項、口碑爆棚。

  現在票房創造紀錄,口碑下滑到谷底,獎項方面也被當成襯托。

  還算張衛平有點腦子,沒有飄到跟觀眾對噴,所以只能拿金像獎出氣。

  說到最後,張衛平還不忘酸溜溜的表示:“我們沒有某些人那種人脈,能夠在金像獎上呼風喚雨。”

  這某些人自然說的是董熹,不過雙方現階段是比較緩和的狀態。

  老謀子最近忙著在鼓搗京城奧運宣傳片,董熹還真人出鏡幫忙。

  畢竟他是國內為數不多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導演,這事算是為國爭光。

  瞅瞅他的外號,就是“胖達~”,和鞏利的東方大牡丹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