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許情董熹 作品

第369章 三女一臺戲


  舞臺中央的一行人,先是客套的寒暄一番,然後再接受記者的提問。

  “請問林朝賢導演,《大人物》究竟是董熹的作品還是你的?”

  奈何首位提問的記者,就拋出一個讓在場所有人都微微色變的話題。

  《大人物》究竟算誰的作品?

  這個問題從電影立項開始,就有報紙在公開討論,正反雙方爭論不休。

  正方觀點認為,董熹做為幕後的boss,對電影的貢獻要高於林朝賢,而身為導演的林朝賢則是工具人。

  反方則認為,雖然董熹的隱形貢獻很高,但林朝賢履行了身為導演的義務,可以認為是電影的一把手。

  雙方爭論的焦點,其實和《尋槍》如出一轍,那就是糾纏誰是電影的爹或娘。

  所以這個問題問出後,林朝賢拿著話筒一時間不知道作何回應,他的光頭開始出現密密麻麻的汗珠,在燈光反射下熠熠生輝。

  這一幕如果被內地的觀眾瞧見,定會撫掌大笑口稱:“噴水的電燈泡哦~”

  “我來說兩句。”董熹見狀接過話語權,林朝賢雖然出道比他早,但大場面確實沒經歷過什麼。

  “《大人物》的劇本初稿、人物的設定、動作的風格等都是我負責的。”董熹淡淡的說道。

  幾句話引起全場一片譁然,似乎有些震驚董熹的言論。

  而環視四周一番,董熹繼續說道:“電影和其他文藝作品不同,光有劇本是無法變現成真正的電影。”

  “可以這麼說,優秀的劇本是電影的外表,而好的導演則會為其注入靈魂。”

  “我只是為電影提供一顆種子,而林朝賢導演則是澆灌培育,直至其開花結果的那個人!”

  董熹這番話很簡單的概括出來,就是他是爹林朝賢是媽,電影是孩子的話,也是屬於爹媽共同的結晶。

  他沒有刻意的降低自己的作用,更沒有貶低林朝賢的作用,這其實就足夠了。

  看著董熹的背影,林朝賢露出感激的目光,他不是一個很善於表達想法的人,面對董熹時總處於劣勢的狀態。

  但董熹卻是他合作過的演員之中,最為好相處的人,很少有大牌明星的派頭。

  更像是一個同事,一個志同道合的同志!

  接著迴歸正題,談到電影本身的劇情。

  “《大人物》的劇情設定很有新意,是有什麼原型故事或者在隱喻什麼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