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許情董熹 作品

第271章 一隻熊貓


  【《13》:類型戰爭史詩,成本2.5億。】

  【《功夫熊貓》:類型Cg動畫,成本2億。】

  熹子影視發佈的新年計劃裡,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這兩部大成本的電影。

  兩部電影成本預估4.5億,這是什麼概念?

  2001年,內地影市全年票房收入12億。熹子兩部電影的成本,就超過去年全年票房的三分之一。

  這還讓別的影視公司怎麼玩?

  “我艹!姓董的家裡是印錢的吧?”華藝兄弟辦公室裡,看完熹子的新年計劃,小王直接爆了粗口。

  “一部動畫片2億?他準備國內拿多少票房?”

  “是Cg電影動畫。”聽到弟弟的抱怨,大王出聲解釋道。

  “還不就是動畫片,小孩子喜歡的玩意兒。”小王有些不服的撇了撇嘴。

  “唉~”大王嘆了口氣,沒有再爭辯。

  他心裡也憋著一股火,熹子的計劃太誇張了,要知道華藝去年的盈利還未過億。

  人家就敢上馬兩部超2億的電影,這是什麼大手筆。

  《13》的2.5億成本預算,他還表示理解,畢竟張一謀的《英雄》對外公佈的成本也是3000萬美金。

  換算成人民幣也差不多2.5億。

  但是一部動畫電影2億預算,真的有點超出大王的認知。

  雖然不是今年上映,但董熹怎麼就能確定幾年後的國內影市,可以撐得起一部幾億票房的院線動畫?

  其實這就是視角的問題,《功夫熊貓》從立項開始瞄準的就是全球市場。

  在大小王還在國內窩裡斗的時候,董熹已經將目光移向全球,尤其是亞洲市場。

  接下來公司的主要目標,就是將更多的作品推向泛儒家文化國家。

  走沒人走過的路,拓寬前輩走過的路,都是董熹現在的追求。

  其實華藝兄弟和熹子影視,算是同一時間涉足國內電影投資。

  當初董熹為了60萬的起步資金,差點兒把孫海平給賣了。

  而那時候,已經在廣告公司賺的盆滿缽滿的華藝兄弟,不但慧眼識珠的押寶馮曉剛,同樣大手筆的投資陳凱哥、姜聞的電影。

  那風頭正勁,隱約有成為國內民營影視第一公司的氣勢。

  可惜這股勢頭從董熹二次征戰歐羅巴,手捧金熊、金獅衣錦還鄉後,一切都截然而止。

  董熹的勢頭起來了,他們卻原地踏步,只能靠著馮褲子勉強維持著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