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八百四十二章 誰圍殺誰

    一個曾是酒桌好友的劍氣長城大劍仙。朋友歸朋友,戰場是戰場,生死各自負。

    至於那個玉璞境小姑娘……乖乖作壁上觀就可以了。

    流白其實自己也不清楚,為何會被拉來參與這場圍殺,但這是那位老祖和斐然的共同意思。

    不過今天置身戰場,流白並無半點懼意,劍心穩固,對那個讓蠻荒天下極為頭疼的阿良,她唯有敬重。

    只有某人,才會讓她哪怕只是看一眼,就會如臨大敵,幾乎要心魔作祟。

    張祿懷捧空酒罈,笑道:“一直不曾親眼見識過阿良的那把本命飛劍,當年與人合夥灌醉阿良,也沒能套出飛劍的名字,這傢伙每次喝完酒,只要酒桌上有女子,他都要左腳踩右腳,可偏偏次次都不吐不倒,還能與女子說些掏心窩的言語,美其名曰酒後吐真言。”

    蕭愻點點頭,雙臂環胸,冷笑道:“就是奔著他那把本命飛劍來的,不然我才懶得趕過來湊熱鬧。”

    張祿好奇問道:“當年我問過阿良,打不打得過董三更,阿良只嬉皮笑臉說打不過,怎麼可能打得過董老兒。”

    蕭愻猶豫了一下,說道:“除了陳清都,可能沒有人知道阿良的劍道到底有多高。”

    大戰一觸即發,陣法之中,綬臣心聲提醒道:“新妝,小心阿良第一個殺你,從頭到尾就盯著你殺,所以你務必保命,最大程度拖延時間。”

    修道之人,最煩哪種練氣士?是陣師。

    狹義上的陣師,類似地支一脈的韓晝錦。歸根結底,還是顛倒天時,佔據地利,贏取人和。

    而廣義上的陣師,每一位坐鎮小天地的聖人,其實都算。比如陳平安,因為飛劍“籠中雀”的緣故,也能算是。

    新妝點點頭。

    雖說她就是誘餌,但是就怕被阿良得手太快。

    如果圍殺一般的飛昇境修士,哪裡會有這樣的擔憂,都需要擔心誘餌被太快吃掉?

    那個老者笑問道:“今天的阿良,好像跟你們說的不太一樣,同樣是一人單挑一群的境地,今天卻沒幾句騷話怪話嘛。”

    斐然點頭道:“這樣的阿良,就會很可怕。”

    身陷包圍圈中的阿良,環顧四周,點點頭,比較滿意,這還差不多。

    這等陣仗,這個排場,其實要勝過扶搖洲一役了。

    來了兩個十四境不說,而且今天的劍修多啊。

    不枉費自己喊來左右助陣。

    哪怕是在劍氣長城的戰場上,阿良依舊極少與人配合出劍。

    左右亦是。

    亞聖一脈的阿良,文聖一脈的左右,卻是最要好的那種朋友,哪怕有了那場三四之爭,依然不改。

    阿良瞥了眼天幕,深呼吸一口氣。

    天河洗甲兵,最適宜煉劍。

    今天這場問劍,確實無需自己如何言語,反正劍修一切道理,只在劍上。

    從蠻荒天下最北端的劍氣長城遺址,拖拽出了一條長線。

    劍氣之盛,跨越了約莫小半座蠻荒天下的山河,這條劍光依舊凝聚不散。

    就像在半座天下,架起了一座劍氣長橋。

    城頭那邊,曹峻目瞪口呆,極目遠眺,窮盡眼力,還是遠遠看不到那條長線的盡頭所在。

    大概這就是……劍切天下?

    曹峻直到瞪得眼睛發酸,才收回視線,揉了揉眼睛,忍不住轉頭問道:“魏晉,你要是躋身了飛昇境,做得到嗎?”

    “當然做不到。”

    魏晉毫不猶豫說道:“左先生的劍術,已經位於頂點,未來劍術能夠超越今天左先生之人,只有躋身下一境的左先生。”

    魏晉突然說道:“收斂心神,方才你的劍心,其實有一絲的流散。”

    曹峻愣了一下,滿臉驚駭神色,如果不是魏晉出聲提醒,只會渾然不覺,曹峻迅速心神巡視小天地,仔細勘驗心境,這才發現心相之中,萬點青蓮,不易察覺地出現了一小片蓮花,出現了傾斜,曹峻立即正襟危坐,一棵棵將其“板正”。

    魏晉等到曹峻歸攏道心,這才出聲說道:“你的練劍資質確實不錯,這麼快就能收回那一縷心神,一般劍修,哪怕得了旁人提醒,還是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出現這份瑕疵,左先生願意教你劍術,不是沒有理由的。”

    曹峻氣笑道:“魏大劍仙,你就不知道早點提醒?”

    魏晉搖頭道:“你又不是剛剛登山修行,旁人護道不是攙扶,而是為他人指明道路,不至於走岔,誤入歧途。”

    曹峻嘆了口氣,“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是聽著就是讓人彆扭。”

    魏晉笑道:“年紀比我大不少,境界比我低兩個,再來聽這種話,當然彆扭了。”

    曹峻覺得劍氣長城的風氣,歪了。

    來此遊歷的練氣士,中土神洲和皚皚洲居多,一個眼界最高,一個兜裡有閒錢。

    左右化虹遠遊蠻荒天下,連曹峻這位元嬰劍修都要瞠目結舌,這些練氣士,當然只會更加心神震撼,一個個在城頭上停步不前,呆若木雞。

    突然有人笑言。

    “暫時還是無法與道老二分生死,果然還得繼續破境。”

    “左右能否躋身十四境,陸芝能否躋身飛昇境,都是值得期待的事情。”

    曹峻轉頭望去,是個出身道門的地仙修士,大言不慚得無以復加了。

    中年男子的相貌,長髯道袍,頭戴遠遊冠,腳踩一雙白雲履,背了把木劍。

    不過這份仙風道骨,騙騙山下俗子和下五境練氣士是沒問題的,在曹大爺這邊,還是省省吧。

    曹峻笑呵呵道:“這位道長,聽你口氣,能跟白玉京那位真無敵掰掰手腕子?”

    那位道長撫須眯眼而笑,“那就借曹劍仙的吉言。”

    曹峻同時以心聲問道:“魏晉,該不會是個裝模作樣的世外高人吧?”

    魏晉答道:“只看得出是位元嬰修士,不過你還是言語小心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曹峻就放心了,話聽一半,風雪廟大劍仙,遇到個飛昇境,都不至於看走眼。

    除非是一種情況,就是符籙於玄,龍虎山趙天籟,趴地峰火龍真人,這幾個刻意藏掖氣象,而恰好這幾位老飛昇,行走山外,都是光明正大的風格,不喜歡施展障眼法。

    總不能被自己碰到個十四境。不能夠!

    曹峻抱拳,嘖嘖道:“幸會幸會。”

    中年道士看了眼分坐兩邊的魏晉和曹峻,微笑道:“志不強毅,意不慷慨,滯於俗,困於情,如何能夠求個人間安排處,想必頗難登堂入室,得份劍仙大風流啊。”

    魏晉一笑置之。

    自己的那道情關,反正早已路人皆知。被一個雲遊四方的不知名道人隨口說破,也無需惱羞成怒。

    曹峻氣笑道:“這位道長,是在教我練劍?怎的,道長也是位劍修?”

    “我算哪門子的劍修,對劍道一竅不通,只是隔岸觀火,勉強看個熱鬧。”

    中年道士笑著搖頭,並未繼續言語,只是挑選了兩人之間的城頭,輕輕躍上,盤腿而坐。

    哪裡哪裡,只是認了兩個便宜外甥,可惜倆傢伙,只說讀書一事,確實比陳平安差遠了,故而只聽得出一層言下之意,卻連“志不強毅、意不慷慨”一語出自一篇“戒外甥書”都忘了。

    這趟遠遊蠻荒,沒什麼大事,散散心,看看風景,再就是找那個管著劍氣長城牢獄的老聾兒算賬,只是躲藏得比較好,先前有過一番推衍,遊歷了幾個地方,竟然都沒能被自己揪出來。

    沒辦法,畢竟不是在青冥天下,大道演化一事,障礙太多,實在不行,就走趟金翠城好了,找鄭居中問問看。

    這位白帝城城主,先前在中土文廟那邊,留了個口信,讓自己得空,可以去金翠城做客,極有誠意了。

    他以心聲笑道:“魏大劍仙,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既然手握一部傳自宗垣的劍譜,為何至今還未能獲得那幾份盤桓不去的古老劍意,如果換成我是宗垣,就會對你這個老大劍仙親自幫忙選取的繼承人,有點失望了。”

    魏晉沉聲道:“敢問前輩名諱!”

    吳霜降微笑道:“不值一提,你就當我是隱官大人的舅舅好了。”

    魏晉一頭霧水。

    青冥天下。

    有個身材魁梧的漢子,盤腿坐在一片雲海上,一路隨雲飄蕩,喝過了酒,隨手丟了酒壺。

    漢子身邊站著個雙手負後的少年,美姿儀,頭戴虎頭帽,就有點滑稽了。

    如果沒有這頂帽子,姿容氣度,彷彿要一人佔盡“謫仙”二字。

    漢子站起身,伸了伸懶腰,舒展筋骨,十指交纏,擰轉身體,然後莫名其妙就是一拳,遞向前方極遠處。

    拳撼白玉京!

    打完就跑。

    漢子伸手環住虎頭帽少年的脖子,拖拽而走,少年雙臂環胸,兩腳離地,如橫躺在地,氣定神閒。

    敢與白玉京遞拳的,敢這麼對待白也的,唯有摯友劉十六。

    蠻荒天下,戰場之上。

    一場幾乎分不清誰圍殺誰的大戰,正式開啟。

    在早年那把佩劍斷折之後,阿良就只是一直懸佩竹刀,去了青冥天下的天外天,與道老二對敵,也無用劍。

    今天阿良卻是雙手握住劍柄,緩緩拔劍出鞘,選擇一種從未有過的雙手持劍姿態對敵。

    劍修與劍,不受天地拘束,皆不作鞘中囚。

    這個身材矮小的漢子,一個喜歡自稱劍客的男人,只是雙手各持一劍,還未真正出劍,四周天地間就有無數條由劍意凝聚而成的凌厲飛劍。

    就像一場氣勢恢宏的大道顯化,方圓三千里的異鄉山河,飛劍萬萬千。

    參與圍殺的蠻荒大妖,人人有份,需要各自面對一座劍陣。

    無數飛劍,來去無蹤,亂起亂落,縱橫交錯,亂斬亂殺。

    阿良雙膝微曲,雙臂攤開,手持雙劍,輕聲道:“夜幕。”

    原本白晝光景的山河萬里,如獲敕令,劍修寥寥兩字,便讓天地為之變色,剎那之間,天地昏暗,漆黑一片。

    雷震,火起,急湍,彗星。

    四份劍道所化的壯觀劍光,同時驟然亮起於夜幕中。

    雷電交織,雪白璀璨,火焰長龍,鮮紅似血,江河滾走,碧綠幽幽,彗星拖曳,劃破長空。

    就像一位劍修,只因為劍道太高,彷彿能夠同時以劍駕馭四尊神靈,就等於擁有一種了不可理喻的本命神通。

    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