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七章 揹著一座銀山

    李槐站起身,一本正經回答道:“我只有一個姐姐,叫李柳,可她暫時還算是阿良的媳婦。”

    白衣少年知道這個小兔崽子的言談風格,“白送要不要?我對你姐可沒想法。”

    李槐問道:“那我以後吃飯付錢,帶著陳平安他們頓頓吃香的喝辣的,它是不是每次都能自己跑回來?”

    崔瀺笑眯眯點頭,抖了抖袖子,將那顆銀錠抖落出袖口,遞給李槐。

    李槐想要接過銀錠,動作略微停頓,轉頭望向一旁的陳平安。

    陳平安說道:“吃飯當然要付錢,不能變著法子賴賬。崔東山怎麼樣,我管不著,但是你李槐是齊先生的弟子……”

    李槐立即雙手放在身後,緊緊貼住屁股,對著白衣少年搖頭道:“唉,還是算了吧。”

    陳平安繼續道:“李槐,我話還沒說完,但是蟲銀可以收起來,人家好心好意送給你好東西,你先收下來再說。至於以後如何使用,那就以後再按照規矩來,”

    李槐眼睛一亮,一把搶過白衣少年手中的銀錠,就要往自己懷裡塞,想了想,趕緊轉過身,背對眾人,打開小書箱,把銀錠往裡邊一丟。

    少年崔瀺悻悻然收回手,無奈道:“真是常年打鷹,給鷹啄了眼。”

    於祿已經買來一隻做工精良的黃楊木香筒,裝了滿滿一筒香枝,足夠眾人多次入廟燒香了。

    除了謝謝要照看路旁的馬車,其餘一行人走入城隍廟,各自敬完香後,看到主殿一副楹聯。

    臨死去只落得孑然一身,赴陰司始問子孫安在;到頭來徒留下千古罵名,來地府方知萬事皆休。

    城隍爺居中高位,兩側有下轄佐吏,依次排開,聲勢浩大,僅是擁有將軍頭銜的泥塑神像,就多達八尊,分別是陰陽司、速報司、注壽司在內的八司主官。少年崔瀺還說寶瓶洲最高規格的城隍廟,也就止步於此了,但是天底下最大的某座城隍閣,擁有二十四司之多,就連檢簿司、驅疫司和學政司都有,幾乎可以媲美一座小國的朝堂。

    林守一看得津津有味,李寶瓶倒是興致不高,李槐膽子最小,就只敢緊緊跟在陳平安身邊。

    仔細看過了主殿內牆上的著名壁畫十八層地獄,讓人覺得不虛此行,之後走出主殿,後殿是一座類似縣衙判案的大堂,城隍爺端坐於大案之後,左右站立有文武判官,堂外楹聯卻只有一半,“心誠則靈,無需你磕頭,速速退去”,下聯卻空白一片。

    李寶瓶這下子來了興趣,開始自己瞎琢磨下聯內容,可是怎麼都不滿意,皺著眉頭,不願認輸。

    少年崔瀺和於祿也都站在空白楹聯下方。

    陳平安則帶著林守一和李槐,在門口向大堂內張望,裡邊有泥塑像匍匐磕頭,有塑像披戴枷鎖,有塑像則低頭下跪。

    有一位並未攜帶家眷的青衫老者,看到李寶瓶這一夥人醒目的綠竹書箱,會心一笑,來到少年崔瀺附近,一起仰頭望向空白楹聯,笑問道:“諸位小夫子,可曾想到好的下聯?”

    崔瀺置若罔聞。

    李寶瓶一旦認真想事情,就會專心致志,是真的沒聽到。

    唯獨於祿微笑答道:“想到一些,但自己都不滿意,實在是太過狗尾續貂,就不跟老先生獻醜了。”

    老人爽朗大笑,抬手指了指楹聯,“關於這對聯,郡城一直流傳著一條不成文規矩,無論是人是鬼,是精魅還是古怪,只要誰能夠寫出一副服眾的下聯,就可以成為這座老城隍的貴客。”

    於祿疑惑問道:“老先生,如何才算服眾呢?”筆趣庫

    少年崔瀺懶洋洋道:“捫心自問。”

    李寶瓶剛好想好一茬問題,打死一頭思緒上的攔路虎,湊巧聽到一問一答後,小姑娘便下意識補充道:“夜深人靜,良知清明,捫心自問,脫口而出。”

    白髮蒼蒼的青衫老者緩緩點頭。

    雖然紅棉襖小姑娘最終沒能想出合適的下聯,但是那位老人仍是執意要將他們一路送出城隍廟,站在門檻內,向眾人微笑告別。

    離開這座古老城隍廟後,陳平安向人詢問那座客棧的所在,結果人人茫然不知,好像郡城根本就不存在這個地方,只得望向白衣少年。

    少年崔瀺笑問道:“不然還是算了?我也是聽到些小道消息,未必當真。再說了,真要沒這麼吃金吞銀的地方,你都不用跟我借錢了。”

    陳平安看了眼林守一,後者一頭霧水,陳平安執著道:“你們先慢慢逛逛集市,我再問問看。”

    揹著揹簍的草鞋少年,獨自快步小跑向前,在隊伍遠方,問過一人又一人。

    少年崔瀺走向馬車,神色隱隱不悅,忍不住腹誹,你陳平安哪怕揹著一座金山銀山,可這是花錢如流水的勾當,最後還是給別人作嫁衣裳,至於如此殷勤嗎?

    白衣少年彎腰掀起車簾子的時候,轉頭看了眼矇在鼓裡的林守一,眼神陰鬱的少年,在這一刻,突然有些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