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1145章 再臨六合

    就如過去出巡一般,只要向北,第一站目的就是滑州。此番出巡,行營隊伍加起來,足有兩萬多人,是前次北巡的四倍有餘,人數雖多,但車馬也足夠,中途幾乎沒有耽擱,由於開封周邊道路的完善,只花了三日的時間,便抵達白馬。

    此番劉皇帝出巡,先往河南,除了宣威布澤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視察黃河,檢視堤防,以撫慰在過去飽受水患的百姓。

    此次的路線,也是經過滑、濮、鄆、齊、淄、青這些下游州縣。大河雖然時而發怒,帶來災害與迫害,但仍舊是母親河,沿河百姓還得指著她生計,沿岸也有不少繁榮的市鎮。

    而白馬,既是大河邊上的要緊渡口,也是守禦東京的重要防線,駐守的兵力經過這些年來幾次削減,仍有三千之眾。

    早年的時候,白馬可是黃河決口的重災區,一度令劉皇帝頭疼,甚至專門為其決口問題親自前來巡察過。後來,經博平侯白重贊率領役夫的塞口築堤,又經過後面繼任州縣將吏不斷修繕完備,如今也安穩數年了。

    事實上,經過朝廷這麼多年的治理,汴洛廣大區域間的黃患已經改善許多了,從近些年水害發生頻率就可知,朝廷那麼多的人物財力也不是白投入的。

    反倒是下游地帶,或許是比較調皮,急於東流入海,屢屢衝破堤防,又不甘於束縛,南衝北突的。經過歷次決口,河道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決口除了帶來分流,也使得下游地區遭受了不小的破壞,但比較明顯的,是偏於北流。

    就在前不久,工部還有一名官員建議,通過人力改道,使用河水南調,使其經淮河入海。雖然只是提出一個方向,並且有前例可循,然後遭到果斷拒絕。

    在劉皇帝看來,黃河的水流是需要分的,但如何分流,最好還是順著母親河的脾氣來,強堵硬塞要不得,既然北流趨勢明顯,那就在北面做文章。並且,在當下的大漢,出於政治軍事因素的考量,少了許多,可以相對“純粹”地進行治理。

    當然,最主要的問題,還在於那些淤積的河沙。要知道,當下的大漢,連汴水的積沙問題,都已經凸顯出來了。

    至白馬,劉皇帝巡察的第一站就是六合大堤,早年他就曾親臨過,如今也算是故地重遊了。比起當初,此時的六合堤要壯觀得多了,整齊的石條,緊密低夯實在一起,構築成一道牢固的防線,約束著奔騰的河水,也保護著沿河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