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1130章 四件大事

    倘若同朝廷刀兵相見,結果或許難料,但甘州回鶻的下場,可是血淋淋的......

    另一方面,朝廷這些年,對定難軍與黨項人的內部滲透太嚴重了,李光睿那些動作,從一開始,就是不斷地傳出來,最終匯聚到招討使行營,上呈東京。

    同時,夏綏四州內部,也有大量的官員將吏,秘密同大漢官府取得聯繫,其中有漢人,也有党項人。

    如果對定難軍內部,李光睿還能凝聚一部分人心,畢竟哪裡都不缺死硬份子,在諸党項部落的聯絡、尋求支持上,結果讓李光睿大失所望。

    談及同大漢朝廷為敵,大部分人都表示猶疑,而少部分人都明確表示拒絕。他們之中,不乏與大漢官方聯繫緊密,與漢民利益相關的人,還有人更在意後果。

    與朝廷作對能有什麼好處?幾乎無法想象,能夠看到的,只有惡果。部民死亡,邑落毀滅,牛羊馬駝不復所有,所產食鹽換不得糧布......

    當然,這些情況,都是在多年的滲透中,由大漢官方主導,傳遞給党項部族的信號。因此,當的不到廣大黨項部民支持的時候,定難軍也只是無根之萍。

    到九月中旬的時候,李光睿便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而在赴任西北後,楊業除了將行營設在延州後,便再沒有大的動作。除了再度遣使到夏州,宣告朝廷詔書之外,就是整練調集來聽用的諸軍,同時準備輜重糧草,並不急於進兵。

    此番行動,政治攻勢顯然在軍事行動之前,王祐事情做得很漂亮,使者四出,縱橫夏綏,在落實分化瓦解事務的效果上,更展示其靈活的手腕。

    因此,到立冬以前,兵馬輜重都已經整備完畢的情況下,眼見李光睿左支右絀,日陷窘境,楊業終於自延州發兵了。

    相較於北邊的大張旗鼓、磨刀霍霍,南征事務,則做得夠隱秘,他想要個突襲之效。潘美亟於南征,但真正請得詔令之後,卻一板一眼,不急不躁的,比之延州楊業還要穩重。

    最終,樞密院從嶺南嶺北諸州調集了兩萬軍隊,加上徵召蠻兵以及借調的平塹軍,算上一定的隨軍民夫,總計調兵四萬眾,給潘美更足的底氣。

    南北並舉,卻又同時引而不發,都在尋覓戰機。劉皇帝沒給他們定硬指標,也給了二將更多的發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