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1119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

    即便在對吳越的事務上,有些做得不妥的地方,但總結反思,那是事後的事情,而不是為了平息事態,而保守妥協。

    劉皇帝的詔令一下,安置在東南的文武,自然是一起發力,放開手腳平叛。沒有不盡力的,不管引起叛亂的原因是什麼,在他們監管下出來這麼大的亂子,都難辭其咎,因而都是盡職盡心,以求衝抵罪責。

    平叛的主帥是石守信,都監是趙延進,這兩人負責軍事,自然不會有什麼意外。平叛所用的軍隊,則大多是由吳越人改編的地方軍隊。並且,從頭到尾,留駐東南的禁軍,只是駐守各大城及軍事要地,起個託底的作用。可以說,那是一場由吳越人自相殘殺的叛亂與平亂。

    吳越的叛亂,聲勢鬧得挺大,但終究是一場由既得利益者各自為戰的反抗行為,雖然相互響應,卻沒有統一的指揮,共尊的首領還是遠在開封享福的淮陽王錢弘俶。

    當時,對於錢弘俶來講,吳越叛亂的消息已經夠驚人了,而令他感到驚恐的則是叛軍遙尊他為帝,要復吳越國。

    對此,錢弘俶沒有絲毫猶豫,進宮請罪。錢弘俶的反應也算快了,因為沒多久,一道道針對他的奏章就呈到劉皇帝御案上了。也就是劉皇帝夠大度,也清楚錢弘俶無辜,對他善言安慰,方才使他安心。

    不過,還是以錢弘俶的名義,寫了一份《告吳越百姓書》,發傳兩浙諸州,將那些“義軍”打為叛逆,消減不明真相被裹挾民眾的抵抗意志。用處自然是有的,劉皇帝由此認識到,錢氏在兩浙地區的影響力,可謂根深蒂固,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消除得了的。

    叛亂,前後持續的時間不能算長,只有三個多月,大股的叛軍迅速被消滅,消耗的時間,也主要在集中在向浙南挺進的過程中,地形地勢的限制有些明顯。

    不過在進入開寶三年正月,叛軍或死、或降、或逃,吳越叛亂宣告平定。時間不長,但對吳越地區的破壞是非常嚴重的,這是承平六七十年後,吳越地區所經受的最大的一次戰亂。

    積極意義倒也不是沒有,至少通過這場叛亂,讓朝廷在後續對東南地區的整改中,手段柔和了些,並且改良了一些新政中比較想當然的條款。

    同時,也使得那些對朝廷不滿,不服大漢統治的人與勢力,跳了出來,一個個被收拾清算,反倒是通過此亂加強了朝廷的統治,實現了徹底的收治,只是代價有些大罷了。

    事實上,對於江浙地區,劉皇帝有想過原屬南唐的兩江地區會發生叛亂,沒曾想到最後,爆發點竟然在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