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1080章 邠州,北遷隊伍

    王祐出名的第二件事,就是在徵發勞役的事務上,發現了弊病。治下的定安縣令,在此事上欺上瞞下,一方面讓轄下百姓以錢糧布帛衝抵勞役,一方面又巧設修路、疏渠、繕城的名目支用公庫錢糧,當然,這雙份的錢糧布帛都落入縣令囊中......

    對於此等弊案,王祐自不能容之,察覺之後,即將定安令羈押起來,然後蒐集證據,基本沒費什麼力氣,事實清晰,人證物證全有,送交按察法辦。

    作為知州的朝官,王祐是有資格直接向劉皇帝上奏的,於是就此事的情況,向東京遞了一份奏表,談及他對此事的看法。

    然後,得悉此事的劉皇帝大怒,可以想見,定安縣之事,絕非個例,全國縣邑上千,什麼么蛾子都可能出。

    於是詔令中央及地方諸司,就此類情況進行一次清查,結果顯而易見,像定安令這樣的“聰明人”,還是不少的,並且由此爆出了好幾例貪腐案件,牽涉其中州級官吏就有十幾餘名。

    震怒的劉皇帝,又直接干預司法了,全部處死,因為這樣性質的案件,不只是貪腐問題,還涉及道欺瞞朝廷,無視中樞權威。

    讓劉皇帝忿忿不平的是,徵發徭役,基礎建設,乃為利國惠民,朝廷甚至由此在制度上與地方以支持,每曾想到,反而成了一部分貪官奸吏中飽私囊的便利。

    也再度讓劉皇帝覺得,要治理好國家,要當個好皇帝,實在太不容易了,越發感覺,治國的過程,就是自己與全國官吏鬥智鬥力的過程。

    這個事件的後續,則是在各地工程的啟動上設置了一定的限制,需要提前上報,並由上級官府進行檢查監督。該修的還得修,該建的還得建,不能因噎廢食,只是劉皇帝心中有譜,不要期望永遠不出問題,這世上總不缺“聰明人”,也不少讓人鑽的空子......

    而在此冬,王祐是以邠州官府的名義,下達徵發命令,在新平、定安、襄樂、宜祿幾縣,開挖溝渠,興建池塘水庫,顯然是為了乾旱做預防。

    在西北地區,水是尤其重要的資源,在鄉野,每年也不乏為灌溉的水源而爭搶、鬥毆、傷人的事件。因此,既有官府的命令,又有開渠的誘惑,再加王祐積攢的名望,邠州百姓的大多踴躍響應,嚴寒並不能阻止他們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