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1005章 京口水戰 攻心之策

    長江北岸,自從平南的詔令傳來,是大軍雲動,自揚子城至瓜洲渡三十餘里間,漢軍營壁綿延,旌旗蔽野,軍威之甚,直蓋雲霄,鼓角之聲,引得江南軍民,人人色變。

    而李谷,在接詔的第一時間,就把平南大元帥行轅遷到瓜洲,直面京口,就近壓迫南岸的潤州,做出一副氣勢洶洶,正面突破的假象。

    同時,兩軍之間的交戰,已經展開,由一場水戰作為戰役的開端,揚州水師vs潤州水師,漢軍大小二百五十艘戰船,一萬三千水卒,南軍無論戰船還是軍卒都要多上不少,有近兩萬的軍力,並且,由林仁肇親自率軍出擊。

    按照表面的實力對比,再加上南人善舟的天賦,又有林仁肇這樣的良將指揮,南軍優勢可謂大矣。然而結果,往往出人意料,南軍完敗。

    雙方在長江之上,大戰了整整一天,江面硝煙瀰漫,檣櫓灰飛煙滅,作為主帥的李谷,也帶著一部分軍隊在江岸觀戰,以弓弩策應。

    南軍之敗,主要在兩點。

    其一,其軍力雖多,卻有兩股力量組成,來自金陵的近一萬水師,訓練且不精銳,號令更不齊整,作戰意志更顯薄弱,不到半日,便擅自撤出戰鬥,逃往金陵,不只重創了南軍士氣,也使得林仁肇徹底暴露在危險之中。

    由林仁肇整編訓練的潤州水軍,還是有不俗戰力的,然而還是那個詞,獨木難支。漢軍則不然,所用兵卒,基本都換成了江淮籍的士卒,很多甚至就是由早年的唐軍轉化而來,並且也是久經訓練,裝備精良,由張彥卿這個水戰良將指揮,如臂驅使。因此,雖然兵力少些,但在其他人員因素上都不遜色,並且士氣高昂,漢軍也就有了容錯的基礎。

    其二,則在於漢軍水戰技術的改良,尤其是水戰武器的革新。像樓船戰艦,已完全拋棄了原本的拍竿等近戰肉搏裝置,而改由火箭、火炮、霹靂炮等遠程方式為主要對敵打擊力量,輔以接舷作戰。

    這些武器,基本都是以火藥作為能量供應的利器。這次平南作戰,也是對大漢許多武器的一場檢驗,雖然人才是決定戰爭走向的決定性因素,但能夠使用更精良的武器,沒有人會拒絕。

    火藥的運用,南方也不是毫無見識,然而,這既能燃燒,還能有強大爆炸性能的武器,南軍完全是應對不及。

    當然,南軍也不是沒有反擊力量,像火油彈,他們也在研究使用,並且在此次水戰之中,展現出來,同樣給漢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在危急之時,林仁肇可謂強悍勇猛了,臨危不懼,意志堅決,指揮若素,不惜傷亡,領著南軍與漢軍近戰對攻。但是,螳臂終究難以挽敗局,從金陵水師怯戰撤退開始,就註定了他的努力白費,也為與漢軍對決的潤州水師增添幾分悲壯。